璨山深访羽人居,洞酌亭前寄敝庐。
流水玉琴挥轸外,秋风金涧听松馀。
曾攀丘垄乌啼树,尚忆云窗鸟篆书。
江左周颙归未得,十年猿鹤意何如。
璨山深访羽人居,洞酌亭前寄敝庐。
流水玉琴挥轸外,秋风金涧听松馀。
曾攀丘垄乌啼树,尚忆云窗鸟篆书。
江左周颙归未得,十年猿鹤意何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洞泉旁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哲思之深。首联“璨山深访羽人居,洞酌亭前寄敝庐”以“璨山”点出环境的壮丽,“羽人居”暗示了隐士的身份,而“洞酌亭前寄敝庐”则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生活状态。
颔联“流水玉琴挥轸外,秋风金涧听松馀”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流水比作玉琴,秋风中的松声比作余音,不仅描绘了清幽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隐士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颈联“曾攀丘垄乌啼树,尚忆云窗鸟篆书”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尾联“江左周颙归未得,十年猿鹤意何如”借用历史人物周颙的故事,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可能的选择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哲学性探索。
黄入宫槐,香分月桂,仙宴鹿鸣初举。
江上峰青,曲中人远,传遍湘灵佳句。
锦笺遥,芳信速,早到竹西路。登高处。
忆当日、篝灯深语。西窗下、樽酒论文几度。
綵笔掣青霜,不加点、赋成鹦鹉。
共说钱郎,好添修、龙楼凤宇。
问少年同学,若个才情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