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幕遮.回廊听鞋底声》
《苏幕遮.回廊听鞋底声》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苏幕遮

月初沉,星欲滴。一带回廊,曲曲犹能觅。

暗数栏杆应六七。听遍行踪,不是伊家屧。

步偏那,行转怯,似待如迎,却是来时节。

半晌消停怜窄窄。两瓣轻莲,晓起看无迹。

(0)
鉴赏

这首《苏幕遮·回廊听鞋底声》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

月光如水,初沉之时,星辰仿佛滴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一带回廊,曲曲犹能觅”这句话,巧妙地勾勒出回廊的蜿蜒曲折,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其幽深与静美。接着,“暗数栏杆应六七”,通过数栏杆的动作,进一步展现了环境的幽静与人物的细致观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细腻与敏感。

“听遍行踪,不是伊家屧”,这一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主人公在回廊中倾听,试图捕捉脚步声的来源,却始终未能辨认出是哪位女子的脚步,这既表现了主人公对某人的深深思念,也体现了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不是伊家屧”的否定,增强了悬念,让读者不禁好奇那位女子究竟是谁。

接下来,“步偏那,行转怯,似待如迎,却是来时节”,描述了主人公在听到脚步声时的复杂心情。他似乎在等待,又仿佛在迎接,但最终发现只是寻常的来去,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情感波动,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期待与失落。

最后,“半晌消停怜窄窄。两瓣轻莲,晓起看无迹”,以“半晌消停”形容时间的短暂与情感的消逝,而“怜窄窄”则表达了对这段经历的珍惜与无奈。轻莲的比喻,象征着美好与易逝,晓起无迹则暗示了这一切如同梦境,转瞬即逝,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与回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回廊中听鞋底声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某人深切的思念与情感的复杂变化,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范中允伯桢宅观梅花同吴记室作

罗浮佳色敢相矜,曾共何郎句并称。

试问乌程呼白酒,争如玉署拥青绫。

光摇辽海参军月,寒傍金华学士冰。

禁近天边怜几树,夜来还欲把银灯。

(0)

卢沟晓发入都

百里关门待曙开,西行挽辂几人哉。

滹沱月照边鸿过,大陆云随代马来。

紫殿烟花纷晻霭,碧霄宫阙郁崔嵬。

长卿敢道游梁倦,愧乏公车奏赋才。

(0)

阜城过献县次公瑕壁上韵因怀公瑕

瀛渤苍茫星汉微,征鸿西傍蓟云飞。

五湖真觉难抛得,未到长安已忆归。

(0)

题仙鹿图

十年夹毂路缤纷,今去还山卧白云。

五老峰头飞瀑下,不知何处遇匡君。

(0)

答朱正叔六首·其三

长裾宝客善箜篌,飞拥王孙紫玉骝。

君自枕中书可宝,只携鸡犬白云游。

(0)

颍水

君辞九州长,瓢挂泉头树。

洗耳莫临流,恐有饮牛去。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