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入宫槐,香分月桂,仙宴鹿鸣初举。
江上峰青,曲中人远,传遍湘灵佳句。
锦笺遥,芳信速,早到竹西路。登高处。
忆当日、篝灯深语。西窗下、樽酒论文几度。
綵笔掣青霜,不加点、赋成鹦鹉。
共说钱郎,好添修、龙楼凤宇。
问少年同学,若个才情如许。
黄入宫槐,香分月桂,仙宴鹿鸣初举。
江上峰青,曲中人远,传遍湘灵佳句。
锦笺遥,芳信速,早到竹西路。登高处。
忆当日、篝灯深语。西窗下、樽酒论文几度。
綵笔掣青霜,不加点、赋成鹦鹉。
共说钱郎,好添修、龙楼凤宇。
问少年同学,若个才情如许。
这首《法曲献仙音》描绘了九日扬州寓舍中的宴饮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文人雅趣。诗中以“黄入宫槐,香分月桂”开篇,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和香气的比喻,营造出一种清新高雅的意境。接着,“仙宴鹿鸣初举”,将宴会比作仙人的盛宴,增添了神秘与尊贵的色彩。
“江上峰青,曲中人远”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描绘了一幅山水间悠远的音乐画面,展现了宴会的广阔背景和深远意境。随后,“传遍湘灵佳句”,借用了湘灵弹琴的典故,赞美了宴会中佳作频出,文采飞扬的景象。
“锦笺遥,芳信速,早到竹西路”,诗人以“锦笺”、“芳信”形容书信之美,表达了对远方友人佳音的期待与喜悦。“登高处。忆当日、篝灯深语”,回忆起往昔在高处相聚,围坐篝火,深夜长谈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怀念。
“西窗下、樽酒论文几度”,进一步描绘了文人聚会时的场景,通过“西窗”、“樽酒”、“论文”等细节,展现了文人相会、畅谈学问的雅致生活。接下来,“綵笔掣青霜,不加点、赋成鹦鹉”,以“綵笔”、“青霜”、“赋成鹦鹉”等形象,赞美了文人才思敏捷,文笔流畅,如同鹦鹉学舌般地模仿并创造出优美的诗句。
最后,“共说钱郎,好添修、龙楼凤宇”,提到钱郎,可能是借指某位才华出众的人物,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卓越成就的向往。“问少年同学,若个才情如许”,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在场所有年轻才俊才华的赞叹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文人聚会的盛况,以及对友情、才情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玉婵娟。甚春馀雪尽,犹未跨青鸾。
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
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阑干。
一点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
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问信孤山。
冰粟微销,尘衣不浣,相见还误轻攀。
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
故国吴天树老,雨过风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