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日寻书走蠹鱼。无书枉自费工夫。
馈贫粮缺可愁无。
欲去看梅天未雪,须君有酒月当炉。
我来一醉一壶卢。
累日寻书走蠹鱼。无书枉自费工夫。
馈贫粮缺可愁无。
欲去看梅天未雪,须君有酒月当炉。
我来一醉一壶卢。
这首诗以寻找书籍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贫困生活的感慨。"累日寻书走蠹鱼"描绘了诗人长时间辛苦搜寻书籍的情景,"蠹鱼"象征着书籍的积累与时间的侵蚀。"无书枉自费工夫"则强调了没有书的遗憾,暗示了读书对于提升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馈贫粮缺可愁无"转而触及生活困境,"馈贫粮缺"暗指物质匮乏,诗人担忧的是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如"欲去看梅天未雪",期待着观赏冬日梅花开放的景象,这体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须君有酒月当炉,我来一醉一壶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希望在朋友陪伴下,借酒浇愁,暂忘世间烦恼,寻求片刻的欢愉。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知识的追求,又有对生活的无奈与乐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东望东吴积水深,海天削出青瑶岑。
肃侯诸孙有基搆,界泾筑室如山林。
石根孚尹蒸玉气,岸曲窈窕来跫音。
笼鹤教驯合舞节,池鱼出游听鼓琴。
楼台花雨众香国,书画芸香千古心。
按歌宁辞夜投辖,弹冠又须朝盍簪。
已傍苔矶学钓擉,更上风磴穷登临。
竹梧参天凤鸾集,老夫为尔长歌吟。
昔年龙河帝作宫,万础搆出金芙蓉。
祝釐至命黑衣相,董役乃是乌台公。
帝乘云去师示寂,瓦砾依然化金碧。
搥钟吹螺震天地,游从每振东南锡。
聪也金鳌背上人,金翅擘海驱波神。
典座南屏万峰上,高阁瞪睨青嶙峋。
来吴欲作凤台去,词锋欲写秦淮树。
业材参天必豫章,匠石何尝后梁柱?
渺渺长江无尽流,诗成为寄波间鸥。
自昔六朝帝王州,老夫每欲东南游。
白下江山暮云合,乌衣巷陌斜阳愁。
古人销亡景物在,著我一赋商声讴。
吴僧娟娟珩上人,诗如岳面青嶙峋。
旁支小山各秀出,吞云泄雨干星辰。
陈高复来说珩好,思若美玉蒸孚尹。
我老于诗苦思短,援笔欲下仍嚬呻。
奏香拟绕玉皇案,放棹却入桃源春。
艰难若此良自笑,束烧不爇釜底尘。
如何诸君擅天巧,珩也又复能清新?
百年几见光岳合,四海此喜文章纯。
吾闻桑门重行解,言必与道无碯磷。
西风摇落雁南乡,长歌送子空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