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门墙者卅年,自惭奉职才疏,荐牍未酬知己谊;
隔斗山刚一月,讵料骑箕路迥,抚棺齐痛哲人萎。
列门墙者卅年,自惭奉职才疏,荐牍未酬知己谊;
隔斗山刚一月,讵料骑箕路迥,抚棺齐痛哲人萎。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感,悼念彭玉麟先生。上联“列门墙者卅年,自惭奉职才疏,荐牍未酬知己谊”中,“列门墙者卅年”描绘了与彭玉麟长达三十年的师生情谊,表达了对这段深厚关系的珍视。“自惭奉职才疏”则流露出作者对自己能力不足的谦逊自省,以及未能充分回报师恩的遗憾。“荐牍未酬知己谊”则强调了未能完成推荐信中所承载的对知己的承诺,表达了一种未尽之憾。
下联“隔斗山刚一月,讵料骑箕路迥,抚棺齐痛哲人萎”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彭玉麟逝世的震惊与哀痛。其中“隔斗山刚一月”描述了时间之短,却带来了如此巨大的损失。“讵料骑箕路迥”则暗示了彭玉麟先生的离世出乎意料,仿佛是突然之间,哲人的生命之路戛然而止。“抚棺齐痛哲人萎”则直接表达了对彭玉麟先生逝世的深切哀悼,以及众人共同面对这一悲剧时的痛心之情。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彭玉麟先生的敬仰、怀念以及对其逝世的悲痛之情,展现了中国传统丧礼文化中对逝者的深情悼念和对生者情感的深刻触动。
惊心触目,记去年此际,高堂痛苦。
别后凄惶多少事,更与何人细数。
大梦醒时,爱缘断否,竟忽飘然去。
画图空挂,依依相对无语。
便是海北天南,追寻有路,泉下知何许。
血泪一笺谁与寄,风送纸灰如雨。
望影摹声,疑踪问迹,梦里浑难据。
魂招不返,五更凄断钟声。
展玩牙签,惜粉翅如新,犹缀荃翠。
别却芳丛,那管落红铺地。
且喜风雅常亲,更不逐、花风飘坠。
待欲随、脉望餐仙,可怕高吟惊睡。
幽斋满架云笺腻。一任它、蚋趋萤避。
笑侬未技凋虫手,偕和郢都清吹。
惟学谢逸生怜,难效元婴才思。
想是魂何处,应忆碧苞丹穗。
梦警身慵,春融臂软,懒去盘鸦。
偏一生爱好,妆台强设,同心学制,巧样新誇。
剔缕挑丝,撩云掠月,何事工夫著意加。
天然处,又教人簪上,一两枝花。
妆成自惜容华,悔负了,芳年未破瓜。
把玉簪细绾,小鬟相伴,金钗暗卜,夫婿谁家。
临水还窥,扶栏略整,风送花香压鬓斜。
谁知道,有一双蝴蝶,飞上窗纱。
记裁诗索和,买酒浇愁,泥倚妆台。
此日华镫侧,料画屏独背,暗卜金钗。
不堪旧时鸿爪,转盼已天涯。
更冷冷凄凄,孤孤寂寂,没个人来。
安排,断肠处,是绣被寒侵,宝鼎香埋。今夜能眠否?
但痴心盼望,梦到清淮。
绿窗暗移凉月,虫语咽空阶,剩愁绪无端,闲中料理消闷怀。
闲心一片,到而今才醒,巫山旧梦。
放眼长空皆幻影,怕说为霖作用。
出岫无心,归山有志,不借春风送。
孤踪自往,太虚任汝豪纵。
从此个里心期,相随惟有,老梅苍烟共。
只恐山河秋意尽,冷到人间严洞。
影薄于罗,身轻似絮,合傍寒宵冻。
天孙相伴,锦裳从此珍重。
风尘老矣,问前身何处,龙门百尺。
漫说明堂清庙器,一例萍踪浪迹。
破锦韬真,流泉秘响,光气长腾掷。
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
难得六诏词人,三吴仙吏,气吐长空碧。
要补情天千古恨,那觅娲皇剩石。
碧海秋高,银河浪静,唤醒痴龙魄。
绿阴且住,素心相与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