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发日,旗后有乌鸣。
此是天教吾得胜,令禽先报我公卿,将士尽欢欣。
兵发日,旗后有乌鸣。
此是天教吾得胜,令禽先报我公卿,将士尽欢欣。
这首诗《鸡声闹》(其三十四)由唐代诗人易静所作,描绘了战争前夕的紧张氛围与胜利的预兆。诗中以“兵发日”开篇,点明了即将出征的时刻,而“旗后有乌鸣”则暗示了一种不祥之兆,但紧接着的“此是天教吾得胜”,却逆转了这种氛围,表达了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令禽先报我公卿,将士尽欢欣”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胜利的预感,仿佛连禽鸟都预知了战局的走向,提前向朝廷官员和士兵们报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前夜的复杂心理活动,既有对未知战场的担忧,也有对最终胜利的渴望与确信,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使命的深刻思考。
江头雨过黄花,片帆催向春闱去。
两年共我,风舟问峡,霜砧闻楚。
定远从军,慈恩策第,岂堪同语。
谩咨嗟人事,分明天意,广寒阙、待平步。
健笔凌云如许。看新年、榜登龙虎。
转头却笑,弓刀塞上,粗官何取。
海阔鹏抟,途穷马老,不胜离绪。
过旧游、人问征夫,烦为说、戍边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