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定树还号,雨霁云犹湿。
朝阳有畏心,徘徊上原隰。
水鸟带波飞,啄禽晒衣立。
叉鱼渔荷蓑,割稻农戴笠。
日暮各还家,蛙在水中泣。
欹枕一以听,阁阁鸣何急。
纤月细于钩,流光剧可挹。
飞萤不避人,夜静穿窗入。
风定树还号,雨霁云犹湿。
朝阳有畏心,徘徊上原隰。
水鸟带波飞,啄禽晒衣立。
叉鱼渔荷蓑,割稻农戴笠。
日暮各还家,蛙在水中泣。
欹枕一以听,阁阁鸣何急。
纤月细于钩,流光剧可挹。
飞萤不避人,夜静穿窗入。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场景。"风定树还号,雨霁云犹湿",通过"风定"和"雨霁",展现了天气由阴雨转为晴朗的过程,"云犹湿"则暗示了雨后的清新湿润。接下来,"朝阳有畏心,徘徊上原隰",以拟人手法写太阳在雨后犹有顾虑,缓缓升起,反映出诗人对新一天的期待。
"水鸟带波飞,啄禽晒衣立",生动描绘了水鸟在水面飞翔和鸟类晾晒羽毛的画面,富有动态感。"叉鱼渔荷蓑,割稻农戴笠",则细腻刻画了渔民捕鱼和农夫戴斗笠割稻的田园生活,展现出农耕社会的宁静与忙碌。
"日暮各还家,蛙在水中泣",傍晚时分,人们结束劳作回家,蛙声在静谧的夜晚中显得尤为明显,寓含着诗人对归家的渴望。"欹枕一以听,阁阁鸣何急",诗人侧耳倾听,蛙鸣声急促,更添思归之情。
最后两句"纤月细于钩,流光剧可挹",以月比钩,形象地描绘了月牙的形状,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流光剧可挹"则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飞萤不避人,夜静穿窗入",以萤火虫穿窗而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归乡的向往。
晓帆逗埼岸,高步入神景。
洒洒襟袖清,如临蕊珠屏。
虽然群动息,此地常寂静。
翠镊有寒锵,碧花无定影。
凭轩羽人傲,夹户天兽猛。
稽首朝元君,褰衣就虚省。
呀空雪牙利,嗽水石齿冷。
香母未垂婴,芝田不论顷。
遥通河汉口,近抚松桂顶。
饭荐七白蔬,杯酾九光杏。
人间附尘躅,固陋真钳颈。
肯信抃鳌倾,犹疑夏虫永。
玄津荡琼垄,紫汞啼金鼎。
尽出冰霜书,期君一披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