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门摊,寥寥间架,报道新添赋额。
小市对、蜗庐马磨,绮陌傍、朱扉画戟。
总和他、絮铁钱醪,一例载、少府泉刀税籍。
有铜山兔脱,金穴蝇营,祇算黔娄陋室。
瘦巷空壕风萧瑟。尽堂燕幕乌,遁逃无术。
人竞说、天家榷酤,谁解学、仙翁点石。
使天边、月府清虚,怕未稳琼楼,难安桂魄。
见敬业坊前,奉诚园外,多少题门卖宅。
落落门摊,寥寥间架,报道新添赋额。
小市对、蜗庐马磨,绮陌傍、朱扉画戟。
总和他、絮铁钱醪,一例载、少府泉刀税籍。
有铜山兔脱,金穴蝇营,祇算黔娄陋室。
瘦巷空壕风萧瑟。尽堂燕幕乌,遁逃无术。
人竞说、天家榷酤,谁解学、仙翁点石。
使天边、月府清虚,怕未稳琼楼,难安桂魄。
见敬业坊前,奉诚园外,多少题门卖宅。
这首《金明池》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在丙辰年秋天所作,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与民生百态。词中以“落落门摊,寥寥间架”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市井的冷清景象,接着通过对比“蜗庐马磨”与“朱扉画戟”,展现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总和他、絮铁钱醪,一例载、少府泉刀税籍”一句,揭示了赋税制度的沉重,无论是贫民还是富户,都难以逃脱税负的重压。接下来,“有铜山兔脱,金穴蝇营,祇算黔娄陋室”几句,进一步强调了财富分配的不公,即便是像黔娄那样简朴生活的人也无法幸免于贫困。
“瘦巷空壕风萧瑟”描绘了贫民区的荒凉景象,而“尽堂燕幕乌,遁逃无术”则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助与逃避。词人通过“天家榷酤”(官府垄断酒类销售)与“仙翁点石”(比喻神仙的神奇能力)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无奈。
最后,“使天边、月府清虚,怕未稳琼楼,难安桂魄”一句,借月亮的清虚与琼楼的奢华,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而“见敬业坊前,奉诚园外,多少题门卖宅”则直接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变卖家产的悲惨境遇。
整体而言,这首词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的经济压力与民生疾苦,以及作者对于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和批判。
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不知何处玉楼前,乍入深闺玳瑁筵。
露浓香径和愁坐,风动罗帏照独眠。
初卷珠帘看不足,斜抱箜篌未成曲。
稍映妆台临绮窗,遥知不语泪双双。
此时愁望知何极,万里秋天同一色。
霭霭遥分陌上光,迢迢对此闺中忆。
早晚归来欢宴同,可怜歌吹月明中。
此夜不堪肠断绝,愿随流影到辽东。
威凤翔紫气,孤云出寥天。
奇采与幽姿,缥缈皆自然。
尝闻陶唐氏,亦有巢由全。
以此耸风俗,岂必效羁牵。
大君遂群方,左史蹈前贤。
振衣去朝市,赐告归林泉。
滑和固难久,循性得所便。
有名皆畏途,无事乃真筌。
旧壑穷杳窱,新潭漾沦涟。
嵓花落又开,山月缺复圆。
轻策逗萝径,幅巾淩翠烟。
机闲鱼鸟狎,体和芝朮鲜。
四皓本违难,二疏犹待年。
况今寰海清,复此鬓发玄。
顾惭缨上尘,未绝区中缘。
齐竽终自退,心寄嵩峰巅。
悠悠飞走情,同乐在阳和。
岁中三百日,常恐风雨多。
天人信遐远,时节易蹉跎。
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
一日不见如三月,一月相思如七年。
似隔山河千里地,仍当风雨九秋天。
明朝斋满相寻去,挈榼抱衾同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