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雨行》
《苦雨行》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悠悠飞走情,同乐在阳和。

岁中三百日,常恐风雨多。

天人信遐远,时节易蹉跎。

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íng
táng / liú

yōuyōufēizǒuqíngtóngzàiyáng
suìzhōngsānbǎichángkǒngfēngduō

tiānrénxìnxiáyuǎnshíjiécuōtuó
dòngfángyǒumíngzhúnǎihānqiě

注释
悠悠:形容心情或时间的漫长。
飞走:飘动离去。
阳和:温暖的阳光。
岁中:一年之中。
三百日:指满一年。
风雨多:指自然灾害或变故。
天人:天意与人心。
遐远:遥远、难以触及。
时节:季节。
蹉跎:光阴虚度。
洞房:新房,新房洞开。
明烛:明亮的蜡烛。
无乃:岂非,何不。
酣且歌:畅饮并歌唱。
翻译
情感如飘忽的云,共赏春光温暖。
一年三百六十日,常担忧风雨频繁。
天意深远难测,时光匆匆易逝去。
新房明亮有烛光,何不尽情欢歌宴饮。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苦雨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对快乐时光的珍惜和对时间易逝的担忧。首句“悠悠飞走情,同乐在阳和”描绘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情景,情感随着时间流逝,而人们却愿意在这晴好的天气中共同享受快乐。

接下来的“岁中三百日,常恐风雨多”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关注,以及对于那些可能破坏美好时光的恶劣天气的担忧。这里的“常恐”二字透露出一种不安的情绪。

“天人信遐远,时节易蹉跎”则是从更深层次上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天人信遐远”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时节易蹉跎”则强调了时间不等人的主题。

最后,“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表达了诗人在室内享受温馨时光的心境。即便是夜晚,室内有着明亮的蜡烛照耀,而诗人也愿意沉浸于酒精和歌声中,以此来逃避外界的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的美好时光和其脆弱性的深刻体会。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送潘御史克容释累赴京

才难不其然,此叹自千古。

淳风散已久,至道卑若土。

纷纷事机巧,泛泛播簧鼓。

虚名竞相尚,实践反遭侮。

鬋剔起病驹,栀膏诧鞭贾。

剖肤藏鱼目,聒耳闻瓦釜。

怅然思古人,太息心独抚。

世亦有真儒,如何卒难睹。

绣衣刚直士,颜色少媚妩。

一朝弃道边,薄言逢彼怒。

咎生本无妄,市岂真有虎。

平生金石坚,化作青蝇聚。

巍巍尧舜主,烨烨贤良辅。

玉烛洽群黎,天戈戬骄虏。

微瑕悉湔洗,片善必收取。

吹嘘布阳春,浩荡除罪罟。

君才素通变,岂肯作迂腐。

方承宣室诏,未是东门祖。

霜空荐雕鹗,画省耀簪组。

大看作梁栋,小亦试遗补。

行行懋道义,与世无舛忤。

藻德如啖甘,食蘖不厌苦。

出莫由斜径,斜径生险阻。

渴莫饮盗泉,盗泉多呕吐。

功名垂竹帛,富贵何足数。

作诗备忠告,送我克容甫。

(0)

山中作三首·其三

高斋临曲沼,云澹微雨余。

悟静惬冲素,泛观庄老书。

微言苦未解,日暮将何如。

(0)

春日湖上四首·其二

步逐东风踏软沙,背人惊鹭去斜斜。

两株红杏疏篱外,知是湖村卖酒家。

(0)

送人南归四首·其四

年年长在客,北蓟复南京。

秋雨沧洲雁,春风采石莺。

好山环故里,流水背孤城。

去住无拘系,閒身到处轻。

(0)

题静乐轩·其二

竹几藤床小砚屏,薰风帘幕篆烟青。

閒斋几日黄梅雨,添得芭蕉绿满庭。

(0)

自挽二首·其一

呜呼骑牛人,汝往一何速。

形神如此癯,寿命岂终促。

壮岁即抱病,有书不能读。

守兹固穷节,不能养亲禄。既无耕种力,靡水与菽。

日月忽不掩,今晨当就木。

大化已云终,何劳妻子哭。

永别竟无归,荒坟草余绿。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