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孙鲁山大司马归桐城·其二》
《送孙鲁山大司马归桐城·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五色霞衣金粟身,曹源今日见通津。

草标玉手天王拥,名在瑶池锦凤驯。

镇海珠光随路远,过山梅影近人春。

帝师何必赤松去,三世因缘属老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着五色霞衣、金色粟粒般装束的人物,仿佛是神话中的仙人。他穿越了曹源,找到了通往神秘领域的门户。草标与玉手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天王的拥戴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形象的神圣性。诗人巧妙地将人物置于瑶池之中,以锦凤驯服的形象,象征着和谐与秩序。

接下来的两句“镇海珠光随路远,过山梅影近人春”,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来丰富画面,珠光与远路相映成趣,梅影与春日相衬,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暗示了旅程的深远和希望的临近。最后,“帝师何必赤松去,三世因缘属老臣”一句,表达了对孙鲁山大司马归隐桐城的敬意,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轮回中命运与因果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忠诚与责任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人生智慧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元翁坐中见次元寄到和孔四饮王夔玉家长韵因

雨罢山泽明,日长花柳困。
游丝上天衢,观物得无闷。
时从顾曲人,笋馔酌春酝。
季子未识面,想见眉目俊。
新诗如鸣弦,快读开鄙吝。
铜官鲁诸生,事道三无愠。
比来工五字,句法妙何逊。
枯棋覆吴图,青简玩秦烬。
叶暗黄鸟时,风号报花信。
遥仰吟思苦,江锦割向尽。
应烦王公子,又破黄封印。

(0)

雪花飞·携手青云路稳

携手青云路稳,天声迤逦传呼。
袍笏恩章乍赐,春满皇都。
何处难忘酒,琼花照玉壶。
归袅丝梢竞醉,雪舞郊衢。

(0)

残句:百家传本略相似

百家传本略相似,如月行天见诸水。

(0)

禅句二首

予自钓鱼船上客,偶除须鬓著袈裟。
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0)

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乙宫壁二首

风急啼乌未了,雨来战蚁方酣。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

(0)

次韵王穉川客舍二首

五更归梦常苦短,一寸客愁无奈多。
慈母每占乌鹊喜,家人应赋扊扅歌。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