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显宁偶书二首·其二》
《冬日显宁偶书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礼法日荒芜,坦率日增益。

唯馀枯藤枝,起坐不相失。

山枕孤云归,林寒倦鸟集。

爱此亦题诗,钝涩见才力。

乃知衰老来,全殊少年日。

劳生知几何,万事归叹息。

鈯斧好濯磨,当就阿谁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首句“礼法日荒芜,坦率日增益”揭示了社会风气的变化,礼法日渐衰败,而坦率之风却日益盛行。接着,“唯馀枯藤枝,起坐不相失”以枯藤枝比喻诗人内心的坚守与不变,即使在变化的世界中,仍有一份坚持。

“山枕孤云归,林寒倦鸟集”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孤云归山,倦鸟栖林,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疲惫。“爱此亦题诗,钝涩见才力”表达了诗人虽感才力不足,但依然热爱生活,愿意以诗歌记录这份情感。

最后,“乃知衰老来,全殊少年日”点明了时间的无情,岁月催人老,与年轻时截然不同。“劳生知几何,万事归叹息”感叹于人生的辛劳与无常,面对世事,只能发出一声声叹息。“鈯斧好濯磨,当就阿谁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提升与完善的一种渴望,希望有人能给予指导或帮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衰老与困顿时的坚韧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和元诗末篇之意二绝寄友人·其一

功名未许书麟阁,吟醉何妨晦竹溪。

舌在自知非久困,且将诗礼教龟儿。

(0)

世弼再和见赠又次韵复之其词皆辟其诗中之语·其二

三尺丝桐追古意,一床文史伴閒身。

宁甘岑寂配前哲,羞逐纷华溷世人。

遵辖喜投延上客,莱衣时戏奉偏亲。

由来善恶如冰炭,寄迹于今动择邻。

(0)

原上晚步闻笛有感

一笛谁横透晚空,伤怀真作鸟窥笼。

解龟换酒无知已,拾穗行歌喜屡丰。

沐雨秋山遮眼碧,舞风霜叶点溪红。

老农植杖来相问,藉草高谈夕照中。

(0)

送化士·其十

秘在形山元是碍,散于人世亦非真。

还从是碍非真处,收取归来要见人。

(0)

与照上人

照时远近俱到,用时毫发无遗。

直得二途不涉,方能照用同时。

趯倒赵州略彴,拈起马师簸箕。

任待通身是眼,当阳未免胶?。

(0)

送化士

一偈普送诸人,诸人同乘一偈。

持遍万户千门,个个不落第二。

有则直是当阳,无则极难回避。

有无二彼俱收,丹山与汝巴鼻。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