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大宗长老》
《赠大宗长老》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鬡发茁霜根,精神出骨上。

能令见者心,自发幽岩想。

西山万螺青,得意即孤往。

履崄若平陂,宽衣不持杖。

道逢破衲人,长跪必合掌。

除却身口外,一钟无馀镪。

经行达曙鸡,念珠长五丈。

净月含宝瓶,彻底皆澄朗。

(0)
鉴赏

此诗《赠大宗长老》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僧侣生活的清苦与修行的坚定。

首句“鬡发茁霜根”以形象的比喻,将长老的白发比作霜后的树根,既表现了长老年事已高,又暗示其修行岁月之久。接着“精神出骨上”则赞扬长老虽年老但精神矍铄,气宇轩昂。

“能令见者心,自发幽岩想”两句,进一步描绘长老的精神力量,即使未亲临幽岩,也能让人产生向往之情。接下来的“西山万螺青,得意即孤往”,写出了长老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履崄若平陂,宽衣不持杖”则展示了长老行走于险境时的从容不迫,以及他简朴的生活方式。与之相对的是“道逢破衲人,长跪必合掌”,描述了长老在途中遇到贫苦僧侣时的恭敬态度,体现了他的慈悲之心。

“除却身口外,一钟无馀镪”表明长老对物质的淡泊,认为除了身体和言语之外,其他物质财富对他来说并无意义。“经行达曙鸡,念珠长五丈”则展现了长老夜以继日的修行生活,以及他虔诚的信仰。

最后,“净月含宝瓶,彻底皆澄朗”以月光洒满宝瓶,瓶中水清澈见底的形象,象征长老心灵的纯净与清明。

整首诗通过对大宗长老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坚定的信仰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其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雪夜作

雪重从压竹,竹折有奇声。

雪深亦莫扫,小窗终夜明。

我老尚耐冷,开卷对短檠。

龙茶与羔酒,得失不足评。

但思被重铠,夜入蔡州城。

君勿轻癯儒,有志事竟成。

(0)

晨兴二首·其二

欲晓不能寐,亟起坐北堂。

斋庄对断简,左右陈朱黄。

湛湛一池墨,袅袅半篆香。

老生不自逸,幸此夏日长。

奇哉长头儿,好勇不可当。

安得数年健,与儿讲虞唐。

(0)

读老子有感

左史倚相读皇坟,学者尚得窥全浑。

孰为武成二三策,宁取道德五千言。

巢居结绳事益远,浇淳散朴忍复论。

安得深山老不死,坐待古俗还羲轩。

(0)

破屋叹

我年四十时,筑舍受一廛。

岁月不贷人,殆将五十年。

初非楩楠材,既久理岂全。

惨淡窘风雨,亦复补破穿。

竹椽与绳枢,岂敢求牢坚。

今朝忽自顾,衰疾方沉绵。

不知此残躯,与屋谁先颠。

粥药幸粗给,儿稚满目前。

敛藏虽甚薄,犹胜死道边。

一笑推枕起,无酒亦陶然。

(0)

倚楼

减尽朱颜白发新,高楼徙倚默伤神。

未酬马上功名愿,已是人间老大身。

太史周南方卧疾,拾遗剑外又逢春。

一杯且为江山醉,百万呼卢迹已陈。

(0)

秋郊有怀四首·其四

秋山瘦益奇,秋水浅可涉。

出城西风劲,拂帽吹脱叶。

新霜拆栗罅,宿雨饱豆荚。

枯柳无鸣蜩,寒花有穿蝶。

郊行得幽旷,颇觉耳目惬。

断云北山来,欣然与之接。

挂冠易事尔,看镜叹勋业。

永怀桑乾河,夜渡拥马鬣。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