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倚层穹,寒生万壑中。
惊沙常暗日,衰草自生风。
霜落征衣薄,秋高塞马雄。
挥鞭一长望,烟树正空濛。
高岭倚层穹,寒生万壑中。
惊沙常暗日,衰草自生风。
霜落征衣薄,秋高塞马雄。
挥鞭一长望,烟树正空濛。
这首清代诗人曹锡宝的《塞上》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首句“高岭倚层穹”展现了高山峻岭直插云霄的画面,给人以辽阔高远之感。接下来的“寒生万壑中”则传达出深深的寒意,透露出山谷间的冷寂与荒凉。
“惊沙常暗日”写的是边塞风沙大,阳光被遮蔽,显现出环境的恶劣和战争的紧张气氛。“衰草自生风”进一步渲染了萧瑟的秋景,枯草在风中摇曳,更添凄凉之意。
“霜落征衣薄”暗示了戍边将士们的艰辛生活,秋霜使衣物单薄,显示出他们的坚韧与毅力。“秋高塞马雄”则通过强壮的战马形象,展现出边疆战士的豪迈气概。
最后两句“挥鞭一长望,烟树正空濛”,描绘了诗人或戍边者举目远眺的情景,烟雾缭绕的树木在视野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迷茫而深远的意境,寓含着思乡之情和对未知命运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壮丽与艰苦,以及戍边者的情感世界,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