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庐鸡骨病相侵,易箦犹悬傍母心。
薤露不禁朝日薄,萱花长伴夜台深。
人哀尽罢村村市,帝诔遥颁字字金。
十尺丰碑埋玉处,时闻乌鸟哭松阴。
居庐鸡骨病相侵,易箦犹悬傍母心。
薤露不禁朝日薄,萱花长伴夜台深。
人哀尽罢村村市,帝诔遥颁字字金。
十尺丰碑埋玉处,时闻乌鸟哭松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为故少宰学士黄焯星先生所作的挽诗。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联“居庐鸡骨病相侵,易箦犹悬傍母心”,描绘了黄焯星先生在病痛缠身的情况下,仍然挂念着母亲的情景。居庐,即守丧期间居住的房屋;鸡骨病,形容病重;易箦,指病危将死之时更换卧具;傍母心,表达了他对母亲的牵挂和不舍。
颔联“薤露不禁朝日薄,萱花长伴夜台深”,运用了薤露和萱花的典故。薤露,出自《诗经》,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不可避免;萱花,常用来比喻母亲或母亲的慈爱。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逝者生命短暂、无法避免死亡的感慨,以及他与母亲之间深厚的情感。
颈联“人哀尽罢村村市,帝诔遥颁字字金”,描述了人们因哀悼而停止了乡村集市的活动,皇帝颁布的祭文每一字都如同黄金般珍贵。这反映了人们对逝者的尊敬和哀思,以及官方对逝者的追念。
尾联“十尺丰碑埋玉处,时闻乌鸟哭松阴”,以十尺丰碑象征逝者的墓碑,乌鸟哭泣松阴则形象地描绘了墓地的凄凉景象。这一联表达了对逝者的永恒怀念,即使在墓地深处,也时常能听到乌鸟的哀鸣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其生前事迹的追忆,同时也体现了对亲情、友情以及对逝者尊敬的情感。
古郡洪都,平反借、经纶妙手。
游刃处、昆刀并剪,氓冤立剖。
九曲羊肠真险绝,蘼芜何事捐新妇。
叹樽前、涕泪染琵琶,青衫袖。湖水畔,吴山岫。
白傅再,苏髯又。更穷愁诗好,外孙齑臼。
长笛倚楼谁解道,旗亭歌遍诸伶口。
向六朝、烟雨晚寻春,从君后。
澄碧媚晶宇,银阙丽中天。
谪仙归后,江国岑寂一千年。
可惜琼楼高处,闲却无边风月,零露袭人寒。
今夕复何夕,潋滟酒杯间。击空明,歌水调,起鸥眠。
浮生草草,当头能得几回圆。
漫恨微云点缀,须信清辉依旧,我自见亏全。
雅叠如堪续,休负此婵娟。
徐熙妙腕,团合花魂,尺线疑湿。
曳露含风,胭脂到底输淡白。
借他闭雨门深,梦洛阳香国。
狂客成诗,酒酣殿上小立。
何处浓华,遽相恼、素娥閒逸。
雪妆初就,冷落歌钟不得。
三月纷纷车马,遍江南江北。
撩乱休嫌,要人紧护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