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带草》
《书带草》全文
清 / 郑用锡   形式: 古风

在昔称康成,著述传吾道;

两序列生徒,高密儒名噪。

不期城外山,山下生瑞草;

称之曰书带,形肖名亦好。

我闻周濂溪,窗前生意绕;

又闻杜荀鹤,科名有吉兆。

屈轶长明廷,紫芝来四皓。

同是托灵根,一一成大造。

未若此葳甤,左萦复右抱。

为语儿辈知,此乃吾家宝。

一室拜经神,青青长摛藻。

(0)
鉴赏

这首清代郑用锡的《书带草》描绘了一种象征智慧和吉祥的植物——书带草。诗中以东汉学者郑康成(康成)的典故开篇,暗示了书带草与儒家文化传承的关系,强调其学术声望。接下来,诗人通过山下生瑞草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书带草的非凡意义,并将其命名为“书带”,形象生动且寓意美好。

诗中提到周濂溪和杜荀鹤两位历史人物,暗示书带草具有提升科举运势的吉祥之意,还提及了历史上四位著名隐士——紫芝四皓,表明书带草同样承载着超凡脱俗的品质。诗人认为,尽管这些人都依托灵根有所成就,但书带草的独特形态——左萦右抱,更为珍贵,值得后人珍视。

最后,诗人告诫子孙,这书带草不仅是家中的宝贵财富,更是他们敬仰经学、积累知识的象征。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借物寓理,表达了对书带草的赞美和对其教育价值的认同。

作者介绍

郑用锡
朝代:清   号:祉亭   籍贯:清代台湾淡水   生辰:1788~1858

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猜你喜欢

南康

彭泽鳞鳞水,匡庐漠漠烟。

朝昏鱼作市,伏腊蚌为田。

不共刘伶酒,惟同范蠡船。

膊山千八百,恨未脱珉镌。

(0)

游山七绝.訾家洲

訾洲风物柳州文,开□□□□梦魂。

老去一尊酬望眼,淡烟衰草莽连村。

(0)

送苏修撰赴阙四首·其二

道大宁容小不同,颛愚何敢与机通。

井疆师律三王事,请议成功器业中。

(0)

神功盛德诗·其四猗欤

猗欤道真,厥心希微。

我则道之,万物纷错,我摄之以无为。

股肱良矣,心膂则奇。荡荡妙用,民莫之知。

既绥寰中,亦静四夷。承休垂裕,维君维师。

雍雍和声,召彼协气。散为丰年,凝为嘉瑞。

三脊之茅,四海之美,惟帝王是致。

岩岩太山,升于天中。鸾舆戾止,玉检金封。

汾脽千里,亲飞六龙。上下昭报,神明以通。

在昔图书,出于河洛。有龙有龟,前圣之作。

惟天无亲,德侔斯格。我躬受之,宝符神筴。

(0)

路出祝融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

我寻西园路,径上上封寺。

竹舆不留行,及此秋容霁。

磴危霜叶滑,林空山果坠。

崇兰供清芬,深壑递幽吹。

不知山益高,但觉冷侵袂。

路回屹阴崖,突兀耸苍翠。

故应祝融尊,群峰拱而侍。

金碧虽在眼,勇往讵容憩。

绝顶极遐观,脚力聊一试。

昔游冰雪中,未尽登临意。

兹来天宇肃,举目净纤翳。

远迩无遁形,高低同一视。

永惟元化功,清浊分万类。

运行有机缄,浩荡见根柢。

此理复何穷,临风但三喟。

(0)

和石通判酌白鹤泉

谈天终日口澜翻,来乞清甘醒舌根。

满座松声闻金石,微澜鹤影漾瑶琨。

淡中知味谁三咽,妙处相期岂一樽。

有本自应来不竭,滥觞端可验龙门。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