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滟溪流涨渌波,乍晴天气自清和。
露梢抽翠交新竹,风叶翻红飐嫩荷。
水外远山晨雾重,道傍佳树午阴多。
头旋更苦舟摇兀,说与篙师住得么。
滟滟溪流涨渌波,乍晴天气自清和。
露梢抽翠交新竹,风叶翻红飐嫩荷。
水外远山晨雾重,道傍佳树午阴多。
头旋更苦舟摇兀,说与篙师住得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舟行的景象。开篇“滟滟溪流涨渌波”与“乍晴天气自清和”两句,勾勒出一片雨后初晴的宁静水乡,溪水在夏雨的滋润下变得更加澎湃,而天空则呈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清新与和谐。
接着,“露梢抽翠交新竹”和“风叶翻红飐嫩荷”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夏季植物的繁盛景象。露珠挂于竹梢,新竹间互相交织,显得生机勃勃;荷花在微风中摇曳,呈现出淡雅的红色,既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又传达了一种清新的气息。
“水外远山晨雾重”一句,则将视野转向远处的山峦,晨雾缭绕,给人一种遥远与神秘的感觉。紧接着,“道傍佳树午阴多”进一步描写了道路旁边美丽的树木在午后的丰富阴影中,为舟行带来了凉爽。
最后两句“头旋更苦舟摇兀,说与篙师住得么”,则流露出诗人对舟行生活的某种感慨。头晕加剧,可能是因为长时间坐在摇晃的船上,感到不适;而询问掌舵的人是否能暂且停泊,表达了诗人对休息的渴望以及对旅途中不断变化天气与水流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夏日舟行的种种风貌,以及诗人内心的波澜。
潭北湘南路,迢迢几许遥。
十连开帅幕,万斛趁秋潮。
地籁喧如市,天浆旨在瓢。
典刑具前席,以次应佳招。
破舆不窗帘不旌,短长后先白四丁。
旋牵毳衲裹秋鬓,月露点滴垂青冥。
平明驱入三家市,市人惊见左右视。
笑云非病亦非狂,不与人同与人异。
抑非湖海空橘陈,不老不死亦不灵。
不然天台石桥寺,丹碧剥落泥应真。
须臾一棹脩门去,却遣破舆归凤翥。
谓言只借此样僧,非此样僧莫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