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清且浅,容得一吴舲。
岸染苔痕绿,波涵树影青。
芦中翔翡翠,蘋末立蜻蜓。
钓竹闲来把,秋风满水亭。
小池清且浅,容得一吴舲。
岸染苔痕绿,波涵树影青。
芦中翔翡翠,蘋末立蜻蜓。
钓竹闲来把,秋风满水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池塘景色。"小池清且浅",开篇即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池塘清澈见底的特点,"容得一吴舲"则暗示了池塘的宽度足够容纳一条小船。接下来,"岸染苔痕绿"描绘了岸边青苔的翠绿,"波涵树影青"则通过倒影表现出水面的平静和树木的婆娑。池中的生物也富有生机,"芦中翔翡翠"写翠鸟在芦苇丛中飞翔,"蘋末立蜻蜓"则刻画了蜻蜓停歇在浮萍上的静谧画面。
最后两句"钓竹闲来把,秋风满水亭",诗人以垂钓者的悠闲姿态收尾,水亭中秋风微拂,更显出一种宁静的田园诗意。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恬淡闲适的莱园小池秋景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欣赏。
幽路入花天,闹红深、恰共中仙乘兴。
花外小红亭,无人到、亭外绿荫千顷。
疏烟淡日,木兰愁绝馀香凝。
惜起青黄憔悴叶,曾共袅婷窥影。
无边香色年年,算鸳鸯、惯识枝交蒂并。
年少冶游心,飘零后、禁得万蝉悽哽。欢娱谩省。
碧云日暮颇黎冷。
十二回阑肠断处,依约淩波来凭。
记倚窗窥笑,接座熏香,扇角初逢。
门掩枇杷静,又惊枝暗起,人似春鸿。
峭寒几番侵袂,眉翠淡芙蓉。
叹絮语衾边,泪痕盏底,同诉飘蓬。匆匆。
最无赖,是种得垂杨,偏繫归骢。
别恨丝鞭阻,指一林残叶,瘦马西风。
梦醒半规蛾月,依旧印帘栊。
怕数遍幽期,灯花尚说今夜红。
奈枕常敧,裘常拥,愁病桃花时节。
红芳原不改,过萧萧风雨,暗锁颜色。
燕姹莺娇,梨昏柳暝,哀乐何曾忘得。
惊心长亭路,但春泥没马,要留车辙。
便山欲化云,絮都成泪,怨离伤别。年年挑菜日。
怕多露、门外青芜湿。
有几许、瑶琴馀恨,渌酒馀欢,到而今、总成追忆。
更与吹横玉,还弄彻、落梅凄切。正迢递、斜阳驿。
嘶骑遥驻,人在江城天末。倚楼忍听几叠。
近来瘦。还如蘸水拖烟,渐老堤柳。欲寻云际岫。
荡桨采菱,多刺伤手。悲秋病久。看褪尽、红衣莲亩。
昨日柔香缥缈,有三十六鸳鸯,向花前低首。空有。
抱香两袖。江南信息,争唱新词秀。翠盘珠乍溜。
强雨微波,重来时候。登楼念旧。叹绿鬓、消磨尊酒。
莫遣箫声更奏。怕双泪、湿青衫,人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