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杀气随胡马,南粤楼船作帝宫。
十万貔貅同捧日,一朝风雨尽从龙。
沧波渺渺英魂在,禾黍离离故国空。
千载神游知不远,翠华摇落海门东。
中原杀气随胡马,南粤楼船作帝宫。
十万貔貅同捧日,一朝风雨尽从龙。
沧波渺渺英魂在,禾黍离离故国空。
千载神游知不远,翠华摇落海门东。
这首《厓山吊古》(其一)由明代诗人许炯所作,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与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首句“中原杀气随胡马”,开篇即以强烈的画面感展现了一幅战争的惨烈景象,中原大地被北方入侵者的战马践踏,充满了血腥与杀戮的气息。接着,“南粤楼船作帝宫”一句,笔锋一转,描绘了南方的壮丽景象,南粤之地的楼船成为了帝王的宫殿,暗示着南方的繁荣与权力的转移。
“十万貔貅同捧日,一朝风雨尽从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士兵比作“貔貅”,象征着军队的强大与忠诚;“捧日”则寓意着对天子的拥戴与效忠。然而,“一朝风雨尽从龙”中的“风雨”暗喻了政权更迭的动荡与变化,即使是强大的军队也难以抵挡历史的洪流,最终“尽从龙”,意味着权力的转移与臣服。
“沧波渺渺英魂在,禾黍离离故国空”两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寄托了对英雄精神的怀念与对故国的哀思。“英魂在”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与追忆,“故国空”则反映了对国家衰败与变迁的感慨。这两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
最后,“千载神游知不远,翠华摇落海门东”两句,诗人想象自己穿越千年,与古代英雄共游,表达了对历史的无限遐想与对英雄精神的向往。同时,“翠华摇落”象征着权力的消逝与历史的变迁,“海门东”则指向了遥远的未来,暗示着历史的循环与人类文明的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对英雄精神的崇敬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