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然高阜,独青青揽尽、两江江色。
浪迹偶来频吊古,台榭已怜非昔。
竹树遗墟,藤萝夕照,不见当时客。
凄凉唯有暮云,千里凝白。
闻说叔子公馀,季方才妙,曾着临川屐。
我似东坡还过海,空爱韩陵孤石。
望阙神遥,登楼梦杳,往事怀邀笛。
何时归隐草堂,山北之北。
颓然高阜,独青青揽尽、两江江色。
浪迹偶来频吊古,台榭已怜非昔。
竹树遗墟,藤萝夕照,不见当时客。
凄凉唯有暮云,千里凝白。
闻说叔子公馀,季方才妙,曾着临川屐。
我似东坡还过海,空爱韩陵孤石。
望阙神遥,登楼梦杳,往事怀邀笛。
何时归隐草堂,山北之北。
这首词以郁孤台为背景,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象。"颓然高阜,独青青",形象地刻画出郁孤台孤独而苍翠的风貌,展现出一种静寂而深远的意境。"揽尽、两江江色",寥寥数语,却勾勒出江水浩渺的壮丽画面。
词人游历至此,不禁感慨"浪迹偶来频吊古,台榭已怜非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惋惜与怀念。接下来,他通过"竹树遗墟,藤萝夕照"的描绘,渲染出一种荒凉而沧桑的氛围,暗示昔日繁华已逝。
"凄凉唯有暮云,千里凝白",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清之感,将视线投向远方,寓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苍茫。词人提及"叔子公馀"和"季方才妙",借古人逸事表达自己对高尚品格的仰慕,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我似东坡还过海,空爱韩陵孤石",词人自比苏轼,表达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但又只能独自欣赏孤石,透露出淡淡的孤寂。"望阙神遥,登楼梦杳",表达了对朝廷的遥望和对过去的追忆,而"往事怀邀笛"则寄托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词人以"何时归隐草堂,山北之北"收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词人超脱而又深沉的情感世界。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借景抒怀,寓言人生的清词,情感深沉,意蕴丰富。
今年科诏下,颇亦动山情。
丹灶留云守,书装冒热行。
卜知三命胜,业擅一经明。
倘赴琼林宴,能诗旧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