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濑源阡二首·其一》
《濑源阡二首·其一》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平生怀隐德,奄忽委容仪。

壑记藏舟后,斋经撤瑟时。

刍闻徐孺奠,碑见蔡邕辞。

赠秩兼名里,哀荣并在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一生及其身后之事,充满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意。首句“平生怀隐德”,开篇即点出这位隐士一生秉持的高尚品德,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远离尘嚣,过着简朴而纯粹的生活。接着,“奄忽委容仪”一句,以一种淡淡的哀愁,描述了隐士最终离世,面容安详地与世长辞的情景。

“壑记藏舟后”和“斋经撤瑟时”两句,运用了两个生动的典故,分别指代了隐士去世后人们在山涧中为他举行葬礼,以及在斋堂中诵读经文、撤去乐器,以此表达对他的哀悼之情。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人们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对于死亡的庄重态度和对先贤的尊敬。

“刍闻徐孺奠,碑见蔡邕辞”则进一步深化了对隐士的纪念。徐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蔡邕则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这两句提到,人们像徐孺一样为隐士举行了祭奠仪式,蔡邕则留下了碑文,以此来铭记这位隐士的生平与贡献。这样的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也表达了后人对先贤的崇敬与追思。

最后,“赠秩兼名里,哀荣并在斯”总结了隐士的一生及其死后受到的尊崇。这里的“赠秩”指的是朝廷给予的荣誉或职位,而“名里”则是指在家乡或社会上留下美名。“哀荣”则包含了哀悼与荣耀两层含义,既是对逝者生前品德的赞扬,也是对其逝世后受到的尊重与纪念的肯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一位隐士一生及其身后事的深情回顾与赞美,充满了对道德品质的崇尚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卜算子

楼上锦衾寒,楼外愔愔雨。

竹径芹泥湿未乾,不辨曾来处。

相对剔银釭,隔座迷花雾。

一霎欢娱一段愁,霎霎浑无据。

(0)

昭君怨.前题.二弦师

截竹安弦甫罢。便许评声论价。身是二弦师。

不差池。憔悴余年衒技。记取龟年姓李。

何处落花风。与君逢。

(0)

一寸金.谱清真为蹇七季常题图

愁恨余生,误了春花又秋月。

赖典衣沽酒,琴边得趣,提壶酬影,胸中无物。

杯冷肠初热。

槎枒事更难慰贴,醒耶醉欲饮还停,与商量暮天雪。

年去年来,芳樽迎送,知春甚时节。

趁冻云笼屋,仍倾余酝,萧斋罢卷,堪烧残叶。

无语江山暝,人间世化为梦蝶。

陶然去,一觉间眠,算今生是彻。

(0)

清平乐·其九

伊人何处。几度来还去。那日马蹄芳草路。

惹起寸心万绪。画楼绣户斜开。待携明月重来。

黛影双修翠柳,脂痕一点红梅。

(0)

鹧鸪天十九首·其十一

风雨连宵春易残。楼前不语倚阑干。

落花未识难成果,流水无情去不还。

休漠漠,便闲闲。黄金乏术驻芳颜。

花开好处应须折,折向纱笼护碧寒。

(0)

玉楼春.寄怀

病房最忆填词侣。只尺相思千万语。

乍将离绪换相逢,一笑眸明情默许。

黄梅时节多风雨。未到黄昏重掩户。

明朝紫燕画梁归,后日绿杨深院驻。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