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姿濯濯尚含葩,简点春光护绛纱。
艳色施朱初上的,新红当夕未残霞。
生憎粉退难交蝶,羡杀风流正破瓜。
二十四番花信后,不知何处著铅华。
娇姿濯濯尚含葩,简点春光护绛纱。
艳色施朱初上的,新红当夕未残霞。
生憎粉退难交蝶,羡杀风流正破瓜。
二十四番花信后,不知何处著铅华。
这首诗描绘了月月红花朵的娇美与独特魅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月红的花瓣比作含苞待放的春光,仿佛是轻柔地守护着一层绛纱,既显出花朵的娇嫩,又透露出一种神秘的美感。接着,诗人通过“施朱”和“新红”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花朵在日光下的鲜艳与活力,仿佛是夕阳余晖中的一抹绚烂,却又未完全消散,保持着一种即将逝去的美丽。
“生憎粉退难交蝶”一句,表达了花朵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哀愁,粉黛褪去,蝴蝶难以停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而“羡杀风流正破瓜”则通过对比,赞美了花朵正值青春年华的美好,如同少女般充满生机与活力。
最后,“二十四番花信后,不知何处著铅华”,诗人借月月红的生长周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似乎在问:在经历了二十四番花信之后,花朵的美丽与光彩,又将如何继续绽放?这不仅是对月月红命运的思考,也是对生命短暂与永恒之间关系的哲学性探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月月红花朵的美丽与独特,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美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云迷越岫,枫冷吴江,天香忽到人寰。
满额涂黄,别更一种施丹。
天教素秋独步,笑同时、霜菊秋兰。
最好处,向水阶月地,把酒相看。
应有骚人雅韵,将胆瓶筠管,簇向屏山。
野店云房,争待结屋中间。
无奈猖狂老子,架巢卧、风露清闲。
待早晚,约姮娥、同住广寒。
堂堂两苏公,秀峙自西蜀。
一朝入京师,声价喧寥廓。
联翩取膴仕,鸣凤在阿阁。
方干赤霄上,忽向青云落。
黑风吹紫荆,天涯两飘泊。
始感韦郎诗,对床寻旧约。
篇章屡致意,念此友于乐。
生死竟乖违,归来已非昨。
汪君胡为此,一官未渠缚。
兄弟自师友,闭门方苦学。
便作听雨谋,无乃计已错。
早荣或有悔,晚达亦不恶。
问学须渊源,文字要追琢。
岁久道自富,时来功不薄。
但学苏公贤,嘲诮且莫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