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手熨笙簧,呵冻匀酥面。
闲向梅花树下行,拜月遥相见。
何处托春心,乐府流深怨。
却捻寒窗傍绮疏,恨极东风远。
烘手熨笙簧,呵冻匀酥面。
闲向梅花树下行,拜月遥相见。
何处托春心,乐府流深怨。
却捻寒窗傍绮疏,恨极东风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里,诗人在户外活动的情景。开篇“烘手熨笙簧,呵冻匀酥面”写出了诗人为了抵御严寒,不得不用手掌暖和冰冷的乐器,同时吐出的气息也变成了白色的水汽,这种生动的描写传达了冬日的严寒。
接着“闲向梅花树下行,拜月遥相见”则展现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宁静与孤独。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和不屈,诗人漫步于梅花之下,不仅是在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更是在精神上得到一些寄托。
“何处托春心,乐府流深怨”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的深深懊恼。在这里,“乐府”指的是音乐和诗歌,是古代文人们抒发情感的方式之一。
最后“却捻寒窗傍绮疏,恨极东风远”则是诗人在严冬里又回到了室内,对着窗棂上因寒冷而凝结的霜花发出深深的叹息。这里的“东风”通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现在它却那么遥远,这让诗人的不满与哀怨达到了极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严冬中对于温暖与希望的渴望,以及面对残酷现实时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叹息。
岂不见奉大祭,荐用璧与琮。
岂不见作广厦,选裁梁与柱。
国家致理仗才贤,教养成之在黉序。
圣皇宵衣急文治,大廷敕举观风使。
玉玺盘龙五色书,亲遣巡行严教事。
六一宗家有远孙,清才素行如玙璠。
手提文印之官去,马头南望河南路。
河洛天地中,崧高峻极天。
降生周家申与甫,近代亦有文富贤。
两程夫子明邹鲁,道统上承千载传。
山川佳气朝朝有灵秀,钟人物何曾间前后。
子行所历善教施,本末兼举真良师。
后来功业有奋起,看子誉名同远垂。
临岐何以赠别离,清风潇洒丹凤枝。
天寒岁晏凛冰操,持用慰我遥相思。
斋居临广衢,靓深绝尘氛。
嘉卉粲前列,芳帙左右陈。
君子抱异尚,稽古夙所敦。
鸡鸣整冠佩,肃肃趋枫宸。
既退此閒逸,旷然谢纷纭。
农轩回夭折,周孔明义仁。
往轨悬日星,力探冀身臻。
志宁启妙悟,黾勉忘宵昏。
静虑而有得,尝闻先哲云。
看君振高策,奕世扬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