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时美产见真材,浩浩长淮教席开。
帝里辉光依日月,禹门变化待风雷。
尺书每欲从人寄,匹马何当访我来。
闻说今年催满考,青云送上凤凰台。
盛时美产见真材,浩浩长淮教席开。
帝里辉光依日月,禹门变化待风雷。
尺书每欲从人寄,匹马何当访我来。
闻说今年催满考,青云送上凤凰台。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郑真所作,名为《寄凤阳府斯文诸君子(其四)赖思顺先生》。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盛时美产见真材”,赞美了在繁荣的时代中,真正的才华和美好品质得以显现。接着,“浩浩长淮教席开”一句,以长江为喻,形象地描绘了知识的传播如同江水般广阔无垠,教育的讲坛如同江面一样开阔,寓意着知识的普及与教育的重要性。
“帝里辉光依日月,禹门变化待风雷”两句,运用了古代帝王都城和大禹治水的典故,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以及期待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愿景。这里“帝里”象征国家的中心,“日月”代表光明与希望,“禹门”则暗指通过努力和机遇实现个人或社会的飞跃,“风雷”预示着变革的力量。
“尺书每欲从人寄,匹马何当访我来”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与朋友书信往来,同时也期待着朋友能亲自来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相聚的渴望。这里的“尺书”指的是书信,“匹马”则是诗人自谦之词,暗示自己虽不能远行,但心系远方的朋友。
最后,“闻说今年催满考,青云送上凤凰台”两句,预祝朋友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表达了对朋友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满考”意味着考试圆满成功,“青云”象征着仕途顺利,“凤凰台”则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之地,此处比喻理想的职位或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热爱,还蕴含了对国家繁荣、社会进步和个人成功的美好愿望,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作品。
怕见世间事,削头披佛衣。
年小未受戒,会解如老师。
天与出家肠,一食斋不饥。
麻履踏雪路,与马不肯骑。
嫌我身腥膻,似我见戎夷。
彼此见会异,对面成别离。
我师文宣王,立教垂书诗。
但全仁义心,自然便慈悲。
两教大体同,无处辨是非。
莫以衣服别,到头不相知。
重重吴越浙江潮,刺史何门始得消。
五字州人唯有此,四邻风景合相饶。
橘村篱落香潜度,竹寺虚空翠自飘。
君去九衢须说我,病成疏懒懒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