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闲居二首·其一》
《秋日闲居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九陌宅重重,何门怜此翁。

荒庭唯菊茂,幽径与山通。

落叶带衣上,闲云来酒中。

此心谁得见,林下鹿应同。

(0)
注释
九陌:城市中的大道。
宅:住宅。
何门:哪一扇门。
怜:怜悯。
翁:老人。
荒庭:荒芜的庭院。
唯:只有。
菊茂:菊花繁茂。
幽径:幽深的小路。
山通:直通山间。
落叶:飘落的树叶。
带:附着。
闲云:悠闲的云朵。
酒中:在酒中。
此心:我的心情。
谁得见:有谁能理解。
林下:林中。
鹿应同:鹿可能会共鸣。
翻译
九陌间的住宅层层叠叠,哪一扇门会怜悯这位老者。
荒芜的庭院只有菊花繁茂,幽深的小路直通山间。
落叶飘落在衣襟,闲散的云朵融入了酒中。
我的心事有谁能理解,或许只有林中的鹿能共鸣。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隐逸生活的五言绝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九陌宅重重"一句,设置了一种深居简出的氛围,"何门怜此翁"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隐逸生活的自得其乐。"荒庭唯菊茂"描绘了庭院中菊花盛开的情景,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这里也暗示了诗人的品格。

"幽径与山通"表明了宅邸的隐秘,也强调了自然环境对诗人心灵的滋养。"落叶带衣上,闲云来酒中"两句,则是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写,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的闲适自得。

最后两句"此心谁得见,林下鹿应同"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和与自然界生命共同呼吸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过栖霞岭

龙洞几盘度云洞,清溪一道出桃溪。

栖霞自在金陵表,假借谁教此处题。

(0)

题文徵明仿黄公望山水即用其韵·其四

五家意气合生平,屧步春山入画屏。

吴国人工吴土语,白云泉傍白公亭。

披来小帧无多子,留得层峰不改青。

衡泌端知真赏在,几曾肥遁为怀刑。

(0)

凝怀堂

三吴巡露冕,数宇驻宵衣。

宝额悬瑶篆,凝怀揭妙机。

尽蠲尘虑扰,常守道心微。

展义将绳武,如临圣日辉。

(0)

上元灯词八首·其四

节事元宵大吏供,烟村兼可验民风。

予心更有思维处,德秀歌工若与同。

(0)

西直门外

视朝临法宫,趁晓策青骢。

岂不日咨政,曰此礼所宗。

石街路荡荡,柳陌烟濛濛。

已喜满叶露,将吹华黍风。

踰月未经郊外道,瞥眼流光入西颢。

早黍晚禾率已齐,下隰高田皆觉好。

自哂吾愁何太早,复思正亦不可少。

(0)

高克恭林壑高风

树态峰姿湿润凝,危亭趺坐悟南能。

轩轩漫道偏孤寂,太古林岚耐久朋。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