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意气合生平,屧步春山入画屏。
吴国人工吴土语,白云泉傍白公亭。
披来小帧无多子,留得层峰不改青。
衡泌端知真赏在,几曾肥遁为怀刑。
五家意气合生平,屧步春山入画屏。
吴国人工吴土语,白云泉傍白公亭。
披来小帧无多子,留得层峰不改青。
衡泌端知真赏在,几曾肥遁为怀刑。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题文徵明仿黄公望山水即用其韵(其四)》。诗中描绘了文徵明仿效黄公望的山水画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和谐统一。
首句“五家意气合生平,屧步春山入画屏”描绘了画家们共同创作时的默契与情感交融,如同步入春日的山林,进入了一幅生动的画卷之中。接下来,“吴国人工吴土语,白云泉傍白公亭”则进一步点明了作品的地域特色与文化背景,吴地的山水、语言与历史人物的遗迹,共同构成了画面的深层意蕴。
“披来小帧无多子,留得层峰不改青”两句,通过描绘一幅小巧精致的画作,展现了山峦的青翠与永恒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艺术作品能够超越时间,留下永恒的记忆。最后,“衡泌端知真赏在,几曾肥遁为怀刑”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认为真正的欣赏与理解,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山水画作的赞美,更蕴含了对艺术、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追求与理解。
畏暑不巾袜,步月支短筇。
瘦身发鬅鬙,顾影如孤松。
径幽萤开阖,池涨鱼噞喁。
飞泉穿北垣,珠玉相撞舂。
东湖更奇绝,百亩银初镕。
但能抱琴往,绝恨欠鹤从。
重露倾荷盘,微风堕芙蓉。
欢言美清夜,缥渺吹疏钟。
空中飞仙人,粲然冰雪容。
笑我老尘世,不记瑶台逢。
将军北伐辞前殿,恩诏催排苑中宴。
紫陌惊尘中使来,青门立马群公饯。
绣旗杂沓三十里,画鼓敲铿五千面。
行营暮宿咸阳原,满朝太息倾都羡。
天声一震胡已亡,捷书奕奕如飞电。
高秋不闭玉关城,中夜罢传青海箭。
可汗垂泣小王号,不敢跳奔那敢战。
山川图籍上有司,张掖酒泉开郡县。
还朝策勋兼将相,诏假黄钺调金铉。
丈夫未遇谁得知,昔日新丰笑贫贱。
执简曾闻侍玉螭,谪仙才调尽推奇。
能将苦语康时病,更遣丹诚动主思。
北阙亲朋瞻旧德,东吴山水入新诗。
知公自有经纶术,会见飞翔集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