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陶庵世父留题有竹别业韵六首·其四》
《奉和陶庵世父留题有竹别业韵六首·其四》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人爱吾庐吾亦爱,秋原风物带晴川。

兰甘幽约宜阶下,竹助清虚要水边。

只好荫茅同背郭,何须蓄石慕平泉。

苦吟自觉多新病,华发时笼煮药烟。

(0)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诗,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居所的喜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首句“人爱吾庐吾亦爱”,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居所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接下来,“秋原风物带晴川”描绘了秋天原野的开阔景象,晴朗的河流映衬着周围的风光,显得宁静而宜人。

“兰甘幽约宜阶下,竹助清虚要水边”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清雅与幽静,以及它在阶下和水边的布局,增添了诗人居所的诗意氛围。诗人认为,这样的环境最适合于读书吟诗,追求心灵的清净。

“只好荫茅同背郭,何须蓄石慕平泉”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向往,宁愿选择简朴的生活,也不追求奢华的园林景观。最后一句“苦吟自觉多新病,华发时笼煮药烟”,则透露出诗人因苦思冥想而生出的新病,以及在白发丛中煮药疗疾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健康和知识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热爱学问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春日寄杨八唐州二首·其二

漠漠淮上春,莠苗生故垒。

梨花方城路,荻笋萧陂水。

高斋有谪仙,坐啸清风起。

(0)

途次敷水驿伏睹华州舅氏昔日行县题诗处潸然有感

昔日股肱守,朱轮兹地游。

繁华日已谢,章句此空留。

蔓草佳城闭,故林棠树秋。

今来重垂泪,不忍过西州。

(0)

述旧贺迁寄陕虢孙常侍

南宫幸袭芝兰后,左辅曾交印绶来。

多病未离清洛苑,新恩已历望仙台。

关头古塞桃林静,城下长河竹箭回。

闻说随车有零雨,此时偏动子荆才。

(0)

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简演公

朐山压海口,永望开禅宫。

元气远相合,太阳生其中。

豁然万里馀,独为百川雄。

白波走雷电,黑雾藏鱼龙。

变化非一状,晴明分众容。

烟开秦帝桥,隐隐横残虹。

蓬岛如在眼,羽人那可逢。

偶闻真僧言,甚与静者同。

幽意颇相惬,赏心殊未穷。

花间午时梵,云外春山钟。

谁念遽成别,自怜归所从。

他时相忆处,惆怅西南峰。

(0)

送崔处士先适越

山阴好云物,此去又春风。

越鸟闻花里,曹娥想镜中。

小江潮易满,万井水皆通。

徒羡扁舟客,微官事不同。

(0)

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

秋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

飞眺牵牛渚,激赏镂鲸川。

岸珠沦晓魄,池灰敛曙烟。

泛查分写汉,仪星别搆天。

云光波处动,日影浪中悬。

惊鸿絓蒲弋,游鲤入庄筌。

萍叶疑江上,菱花似镜前。

长林代轻幄,细草即芳筵。

文峰开翠潋,笔海控清涟。

不挹兰樽圣,空仰桂舟仙。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