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腊月二日偕俞宽仲过筱泾僧舍蒙举似近诗次韵一首》
《腊月二日偕俞宽仲过筱泾僧舍蒙举似近诗次韵一首》全文
元 / 谢应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故国溪山各远离,倚楼长笛为谁吹?

相逢山海三生石,共惜边风两鬓丝。

客舍暂如桑下宿,世涂危甚剑头炊。

明朝果若西庵去,更约匡衡细说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俞宽仲在腊月二日一同拜访僧舍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土和自然美景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沧桑的感慨。

首联“故国溪山各远离,倚楼长笛为谁吹?”以“故国”二字开篇,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溪山远离,暗示诗人与故乡的隔阂,倚楼吹笛,却无人倾听,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颔联“相逢山海三生石,共惜边风两鬓丝。”运用“三生石”的典故,象征着前世今生的缘分,表达诗人与友人相遇的喜悦与珍惜。同时,“边风两鬓丝”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两人的鬓发已斑白,感叹时光匆匆。

颈联“客舍暂如桑下宿,世涂危甚剑头炊。”将客舍比作桑下之宿,比喻短暂而宁静的生活状态,与世间的险恶形成对比。剑头炊,形容生活艰难,喻示人生的不易与艰辛。

尾联“明朝果若西庵去,更约匡衡细说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行程的安排,计划第二天前往西庵,并期待与友人深入探讨诗歌,体现了对文学交流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谢应芳

谢应芳
朝代:元   字:子兰   号:龟巢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生辰:1295~1392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你喜欢

题风雨图

山中老子百年馀,前代衣冠只自如。

高阁卷帘无一事,满天风雨坐看书。

(0)

㶟阳张节妇瓶中杏枝著花因赋

陶人妙合阴阳机,冻壶顷刻回芳菲。

盈盈绿房缀冰蕊,玉蝶婀娜穿帷飞。

佳人蓬鬓不下堂,手绣孤凤横匡床。

宝刀剪缯试春色,翠袖惨澹颜无光。

乌头可白珠九曲,造物深知怜不足。

故应试此一枝春,点缀扶疏惊众目。

君不闻天上瓢,髯龙平陆成波涛。

又不闻壁间壶,两曜瞬息如跳珠。

《齐谐》茫昧不可诘,炯目看朱动成碧。

张氏之壶如截肪,真火鍊质千年刚。

枯根借润表贞志,慎勿语怪,归荒唐。

(0)

大雪二首·其二

大雪欲平檐,黄昏气转严。

天边迷草树,云外失乌蟾。

天意平高下,人情有爱嫌。

抱贪酬桂玉,楼上醉厌厌。

(0)

伊阙

岸坼临无地,崖县欲堕空。

松门双鸟下,萝径野泉通。

禹庙荒垣里,河流砥柱中。

樵歌起林末,似觅饮牛翁。

(0)

云门杂咏·其五

老脚登临不似初,秦峰一跨七年馀。

苦无灵药将颜驻,拟有哀辞待篆书。

破釜赍粮君莫误,当途筑舍事诚疏。

悬知天上冰壶洞,迥隔人间六月庐。

(0)

秋野

地阔清霜满,林寒赤叶稀。

野云秋澹澹,山日晚辉辉。

杀气三河动,边声一骑飞。

中原多猛士,谁解晋阳围。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