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脚登临不似初,秦峰一跨七年馀。
苦无灵药将颜驻,拟有哀辞待篆书。
破釜赍粮君莫误,当途筑舍事诚疏。
悬知天上冰壶洞,迥隔人间六月庐。
老脚登临不似初,秦峰一跨七年馀。
苦无灵药将颜驻,拟有哀辞待篆书。
破釜赍粮君莫误,当途筑舍事诚疏。
悬知天上冰壶洞,迥隔人间六月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宗周所作的《云门杂咏》之五,通过“老脚”、“秦峰”、“灵药”、“哀辞”、“破釜赍粮”、“当途筑舍”、“冰壶洞”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沧桑的深刻感悟。
首句“老脚登临不似初”,以“老脚”自喻,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非当年青涩之态。“秦峰一跨七年馀”,用“秦峰”象征时间的流逝,诗人跨越了七年的时间,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感慨。
“苦无灵药将颜驻”,诗人无奈地表示,尽管渴望留住青春,但现实却无法实现,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易逝的无奈与悲哀。“拟有哀辞待篆书”,预想在未来的某一天,会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一曲哀歌,体现了对未来的某种期待与憧憬。
“破釜赍粮君莫误”,借用历史典故,表达在追求理想时的决心与勇气,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勇往直前。“当途筑舍事诚疏”,在官场中建功立业之事显得颇为疏远,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淡然态度。
最后,“悬知天上冰壶洞,迥隔人间六月庐”,诗人想象着天上仙境中的冰壶洞,与人间六月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理想的独特思考和感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百川浩皆东,元气流不息。
混茫自太古,于此见容德。
积阴涨玄涛,万里失空色。
鸿鹄去不穷,鱼龙变莫测。
朝登兹楼望,动荡豁胸臆。
始知沧溟大,外络九州域。
日出水底宫,烟生岛中国。
宽疑浸天烂,怒欲吹地昃。
常时烈风兴,海若不受职。
长堤此宵溃,频劳负薪塞。
况今艰危际,民苦在垫溺。
有地不可居,澒洞风尘黑。
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