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门杂咏·其五》
《云门杂咏·其五》全文
明 / 刘宗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老脚登临不似初,秦峰一跨七年馀。

苦无灵药将颜驻,拟有哀辞待篆书。

破釜赍粮君莫误,当途筑舍事诚疏。

悬知天上冰壶洞,迥隔人间六月庐。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宗周所作的《云门杂咏》之五,通过“老脚”、“秦峰”、“灵药”、“哀辞”、“破釜赍粮”、“当途筑舍”、“冰壶洞”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沧桑的深刻感悟。

首句“老脚登临不似初”,以“老脚”自喻,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非当年青涩之态。“秦峰一跨七年馀”,用“秦峰”象征时间的流逝,诗人跨越了七年的时间,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感慨。

“苦无灵药将颜驻”,诗人无奈地表示,尽管渴望留住青春,但现实却无法实现,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易逝的无奈与悲哀。“拟有哀辞待篆书”,预想在未来的某一天,会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一曲哀歌,体现了对未来的某种期待与憧憬。

“破釜赍粮君莫误”,借用历史典故,表达在追求理想时的决心与勇气,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勇往直前。“当途筑舍事诚疏”,在官场中建功立业之事显得颇为疏远,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淡然态度。

最后,“悬知天上冰壶洞,迥隔人间六月庐”,诗人想象着天上仙境中的冰壶洞,与人间六月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理想的独特思考和感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刘宗周

刘宗周
朝代:明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登海昌城楼望海

百川浩皆东,元气流不息。

混茫自太古,于此见容德。

积阴涨玄涛,万里失空色。

鸿鹄去不穷,鱼龙变莫测。

朝登兹楼望,动荡豁胸臆。

始知沧溟大,外络九州域。

日出水底宫,烟生岛中国。

宽疑浸天烂,怒欲吹地昃。

常时烈风兴,海若不受职。

长堤此宵溃,频劳负薪塞。

况今艰危际,民苦在垫溺。

有地不可居,澒洞风尘黑。

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

(0)

龙挂

白龙下天欲行雨,赤日卷水江中央。

银河东倾浪波接,剑影倒射云旗扬。

下民方忧涸辙鲋,上帝许借天瓢浆。

龙来劝尔一杯酒,平地水深三尺强。

(0)

夜潮

芦叶忽惊风,鱼龙撼梦中。

月球应吸地,海水欲浮空。

终古浔阳断,遗民汐社穷。

军声同世路,并入伍胥雄。

(0)

浣溪沙·其九

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眉。

老来游旧更同谁。

浮世歌欢真易失,宦途离合信难期。

尊前莫惜醉如泥。

(0)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其二

门外橘花犹的皪,墙头荔子已斓斑。

树暗草深人静处,卷帘攲枕卧看山。

(0)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