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曾闻》
《曾闻》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曾闻一衲子,幼习曹溪禅。

驻锡京都寺,所识皆貂蝉。

群誇梵行清,自许六度坚。

须眉皓且苍,僧腊已有年。

一朝染病卧,忖度难期痊。

爰命使持书,报诸檀越人。

云於某某日,当示寂灭焉。

古有立亡者,吾身岂不然。

至期众俱集,相对泪涌泉。

法师今涅槃,谁示指月传。

师云无去住,努力自勉旃。

众皆长跪候,白日不俄延。

久之期已过,犹然坐法筵。

求死不可得,反觉生可怜。

呜呼好名人,睹此当悔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僧临终前的场景,充满了对佛法的坚定信仰和对生死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的慈悲与智慧,以及他面对死亡时的平静与超脱。

诗中提到的“一衲子”即为僧人,他从小在曹溪禅宗学习,驻锡于京都寺庙,与众多贵族相识,显示了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然而,他并未被世俗的荣华所迷惑,而是坚守着清净的梵行和对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坚持。

当僧人染病卧床,预感难以痊愈时,他以书信告知信徒,表明自己即将涅槃。他引用古语“古有立亡者”,暗示自己也有可能实现这一奇迹,体现了他对佛法深信不疑的态度。

在僧人去世的那一天,众信徒聚集在他的身边,泪水如泉涌出,表达对他的不舍与哀悼。僧人临终前的遗言“无去住”,意指他已超越了生死的束缚,鼓励众人自勉。然而,尽管时间已过,僧人仍安然坐在法座上,表现出对生命的留恋与对死亡的超然态度。

最后,诗人感慨于这位名僧的离去,提醒读者在面对生死时应有所反思,表达了对僧人高尚人格的敬仰和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的期待。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佛教徒对生死的独特见解,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张景华

泮水曾同咏碧芹,多君丰采更超群。

十年谩学屠龙技,五色争誇吐凤文。

剑匣秋风飞电影,砚屏春雨乱星纹。

别来无限相思意,目断江东几暮云。

(0)

示儿·其三

圣心太极一明蟾,影落千江个个圆。

五十年来如梦觉,临岐更出示儿篇。

(0)

次韵世卿赠蔡亨嘉还饶平

大厓居士此弹琴,谁系孤舟僻渚寻。

沧海我真忘僻远,云山公肯到高深。

鼠肝虫臂都归幻,雪月风花未了吟。

满眼欲知留客意,庐冈孤月正天心。

(0)

答送茄瓜·其一

两头肥绿压肩斜,五月江园始送瓜。

童子近前与翁语,小篮瓜底是新茄。

(0)

寿徐裕轩诗

玉雪风姿照美髯,太平初度乐无边。

天开令节才三日,人祝遐龄又一年。

自古中原有麟凤,于今平地见神仙。

知君已得长生术,岁岁歌诗庆寿筵。

(0)

风雨归渔

江树风力斜,江波雨声急。

孤篷有归渔,清寒压蓑笠。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