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以钧得子二首·其二》
《陈以钧得子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年踰耳顺发鬖髿,其奈诸孙未见何。

独爱君家有英物,峣峣顶玉几摩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对家族未来的深深关切与期待。诗中“年踰耳顺发鬖髿”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老人年事已高、白发苍苍的形象,体现了岁月的无情与时光的流逝。“其奈诸孙未见何”,表达了老人对于未能亲眼见到子孙成长的遗憾与无奈,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接着,“独爱君家有英物”一句,转向对某位家族成员的赞美,这里的“英物”既可指才华出众的后辈,也可象征着家族的希望与未来。这不仅是对这位后辈个人才能的肯定,也是对整个家族传承与发展的赞许。最后,“峣峣顶玉几摩挲”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这位后辈比作顶上的玉石,珍贵而坚韧,同时通过“摩挲”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这位家族希望之子的珍视与期待,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无限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老一辈对于家族传承与未来的深深关切与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年轻一代寄予厚望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濯缨阁会李巨川张伯初小酌

汨汩出齐郡,悠悠下广川。

子城丛灌木,官阁俯清涟。

野兴飞凫外,狂歌落日前。

新亭风景别,不用泪潸然。

(0)

浔阳江上望匡庐

落日半衔江上峰,峰峰矗若青芙蓉。

香炉五老在咫尺,令人一见开心胸。

昔贤馀韵满中谷,社里莲花洞门鹿。

耳根万马呼天风,无乃悬岩泻秋瀑。

冥探未暇客愁生,徙倚篷窗空复情。

不如觅枕且高卧,呼儿为诵琵琶行。

(0)

望江大风雪与黄朱二子饮

三江与七泽,微茫与天通。

朔气横江来,三日吹狂风。

排山扇海歘缺裂,一夜飞度匡庐雪。

黄云万里掣不开,大孤小孤安在哉。

雪花片片大如席,洲渚玲珑白盈尺。

遥随飞雁没长空,冻压枯松翻绝壁。

千艘万舸依江头,停桡住楫聊淹留。

且须沽酒与君醉,莫因蹭蹬空嗟愁。

可怜世事相反覆,君不见今日北风明日休。

(0)

题息关墨竹图

西清阁老李蓟丘,笔法妙过文湖州。

试拈雪茧翻墨沈,淋漓埽作湘云浮。

箨龙迸土翠胎绽,秀出亭亭苍玉干。

十茎五茎何必多,老嫩风晴总堪玩。

坚贞苦节凌岁寒,袅娜新稍翔凤鸾。

灵飙宛度佩环响,璧月或照蛟龙蟠。

蓟丘蓟丘难再得,抚卷令人空唶唶。

品题况有松雪翁,从知价重千金直。

(0)

独游云岩寺寄周砥

城西诸山非不奇,我游独与兹山宜。

红樱春开山后寺,白水夏满山前陂。

幽居况与山不远,钟鼓每到空斋帷。

雨馀烟中落日下,曳杖往读头陀碑。

两崖苍苍日色古,枇杷树高阴满池。

殿灯欲昏上群鼠,塔铃已静蹲孤鸱。

兴来即游兴尽返,迎送岂要山僧知。

困穷丧乱岂无感,正赖此境忘吾悲。

嗟君何为乃自苦,破鞋短策尘中驰。

挂帆能来亦未晚,浦口三日南风吹。

(0)

苦寒

严霜摧百草,北风何其凉。

我愁岂在躬,爱此道路长。

忽忽行役中,不复知景光。

凝冰属仲冬,万物咸闭藏。

吾非寒号虫,乃思骄凤凰。

踌躇三叹息,落日照路旁。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