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霜摧百草,北风何其凉。
我愁岂在躬,爱此道路长。
忽忽行役中,不复知景光。
凝冰属仲冬,万物咸闭藏。
吾非寒号虫,乃思骄凤凰。
踌躇三叹息,落日照路旁。
严霜摧百草,北风何其凉。
我愁岂在躬,爱此道路长。
忽忽行役中,不复知景光。
凝冰属仲冬,万物咸闭藏。
吾非寒号虫,乃思骄凤凰。
踌躇三叹息,落日照路旁。
这首诗名为《苦寒》,是明代诗人吴栻所作。诗中描绘了严冬时节的凄冷景象,通过“百草摧”、“北风凉”等词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严酷与萧瑟。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内心的愁绪,并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
“我愁岂在躬,爱此道路长。”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并非因自身之困而愁,而是对漫长旅途的热爱与不舍。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坚持。
接下来,“忽忽行役中,不复知景光。”描述了诗人行走在旅途中,时间流逝,却仿佛失去了对日常生活的感知。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旅途孤独与寂寞的写照。
“凝冰属仲冬,万物咸闭藏。”进一步描绘了冬季的寒冷与万物凋零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压抑。然而,诗人并未就此沉沦,反而以“吾非寒号虫,乃思骄凤凰”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心志高远,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踌躇三叹息,落日照路旁。”以诗人站在路旁,面对夕阳的场景结束全诗,既是对一天结束的感慨,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与自省,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苦寒》一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复杂情感与坚韧意志,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