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贻费道人》
《贻费道人》全文
唐 / 谭用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谁如南浦傲烟霞,白葛衣青称帽纱。

碧玉蜉蝣迎客酒,黄金毂辘钓鱼车。

吟歌云鸟归樵谷,卧爱神仙入画家。

他日凤书何处觅,武陵烟树半桃花。

(0)
注释
南浦:地名,这里泛指水边之地。
傲烟霞:形容人超脱尘世,不畏世俗。
白葛衣:用白色葛布制成的衣服。
青称帽纱:青色的帽子搭配轻薄的纱巾。
碧玉蜉蝣:比喻精致的酒杯。
黄金毂辘:形容装饰华丽的车轮。
凤书:古代传说中凤凰所衔的书信,象征吉祥和重要信息。
武陵烟树: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之地。
翻译
谁能像在南浦那样傲视烟霞,身着白葛衣头戴青色帽纱。
碧绿的玉杯斟满迎客的美酒,金色的车轮装饰着钓鱼的车辆。
吟唱的歌声随云鸟返回樵夫的山谷,我喜爱这样的仙境被画入画册。
将来何处能寻觅到这样的凤书,只记得武陵的烟树半掩着桃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生活的画面,语言优美,意境淡远。"谁如南浦傲烟霞"表达了对理想中自由自在、不为世俗所羁绊者的向往。"白葛衣青称帽纱"则是隐者形象的具体描写,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气质。

"碧玉蜉蝣迎客酒"和"黄金毂辘钓鱼车"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物象,表现了隐逸生活与现实世界的差异。前者是隐者的清雅欢宴,后者则暗示了尘世的繁华与喧嚣。

接下来的"吟歌云鸟归樵谷"和"卧爱神仙入画家"两句,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融合,以及对艺术境界的追求。诗中的隐者不仅与自然合一,还能达到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仿佛自己就是一个活在画中的人物。

最后两句"他日凤书何处觅,武陵烟树半桃花"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探寻和渴望,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永恒的追求。其中的"武陵烟树半桃花"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代表了美好的回忆和永恒的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以及与自然、艺术和文化传承的深刻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美好境界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谭用之

谭用之
朝代:唐

谭用之,[约公元九三二年前后在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后唐明宗长兴中前后在世。善为诗而官不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集唐六绝送骆见羲广文归延津·其三元稹

纱窗日落渐黄昏,鲁国诸生半在门。

此日送君须尽醉,今朝花落更纷纷。

(0)

人日洪爽寰兄枉草堂并索书传稿

荏苒逢人日,斋居集客星。

梅红临碧水,鹅白换黄庭。

剪綵惭三径,断金守一经。

夜来杯酒别,眼自为君青。

(0)

和镛州八景有序·其八九仙霁雪

海国氛氲气欲流,九峰却化九仙俦。

白云舒岫频回首,红日韬霞并举头。

骑凤铺银天地净,战龙横玉古今浮。

岂非九老留真隐,黄竹陈诗待主筹。

(0)

董生孟垣自将乐访予诗以送之

公子才名誇五马,论文樽俎愧依宗。

琴声日望阳春和,剑气时看北斗冲。

不谓千金收逸骏,翻从担米困屠龙。

知君裁就天人赋,肯驻三山第一峰。

(0)

却寄·其四

声声唤出自家身,主死如山不动尘。

欲见观音今汝是,莲花原属似花人。

(0)

湘月.梅花

素琴膝上,悄偎人寒玉,疏影帘际。

渐近春宵三九后,月色便多欢喜。

绿萼分携,蜡书不到,梦里江南水。

绮窗微雪,不知此日开未。

孤负湖上青山,疏枝冷蕊,正东风初试。

鹤病新苏,可耐得、冻石清泉滋味。

词笔粗疏,笛家哀怨,心绪都难寄。

无人林下,一双翠羽飞起。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