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顾仓曹诗》
《赠顾仓曹诗》全文
南北朝 / 王僧孺   形式: 古风

洛阳十二门,楼阙似西昆。

暧暧罘罳下,相望隔画垣。

画垣向阿阁,栖凤复栖鸳。

五曹均趋奏,六尚等便烦。

朝炉何馥馥,夜锦有馀温。

日中驱上驷,骧首遍京苑。

晨趋魏公子,夕宿韩王孙。

夙昔今何在,生平弃不论。

譬如菤葹草,心谢叶空存。

谁复三承睫,独念九飞魂。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王僧孺所作的《赠顾仓曹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城的繁华景象与官场的复杂人际关系。

首句“洛阳十二门,楼阙似西昆”描绘了洛阳城的壮观景象,门楼高耸,如同西昆的建筑风格,展现出城市的宏伟气派。接下来,“暧暧罘罳下,相望隔画垣”描绘了城内楼宇之间,隔着画墙,彼此相望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既繁华又略显疏离的氛围。

“画垣向阿阁,栖凤复栖鸳”进一步描绘了官府建筑的华美,阿阁之上,凤凰与鸳鸯并栖,象征着权力与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接着,“五曹均趋奏,六尚等便烦”则揭示了官场的繁忙与秩序,五曹官员有序地处理政务,六尚则负责各种事务,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朝炉何馥馥,夜锦有馀温”描绘了官府内的日常氛围,朝炉散发出香气,夜间的锦衣仍有余温,体现出官场生活的奢华与舒适。而“日中驱上驷,骧首遍京苑”则通过描绘日中时分,官员们骑乘骏马巡游京城的场景,展现了权力与荣耀的象征。

“晨趋魏公子,夕宿韩王孙”则以魏公子和韩王孙为喻,暗示了官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权力斗争。最后,“夙昔今何在,生平弃不论”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当前现实的无奈,仿佛昔日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譬如菤葹草,心谢叶空存”以菤葹草比喻,表达了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与失落,心虽向往,但现实却如空壳一般,失去了实质的意义。

“谁复三承睫,独念九飞魂”则是对友情与忠诚的感慨,表达了在权力与利益面前,真正能够坚守初心,相互扶持的朋友越来越少,令人深感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洛阳城繁华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官场生活、权力与人性的深刻探讨,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复杂面貌与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僧孺

王僧孺
朝代:南北朝

王僧孺(465~522)南朝梁诗人、骈文家。东海郯人(即今江苏镇江人--因历史侨置在江南镇江设北地名为东海郯也就是南徐州)。出身没落士族家庭,早年贫苦,母亲"鬻纱布以自业",他"佣书以养母"。南齐后期,因为学识渊博和文才出众,被举荐出仕。梁初官至御史中丞,后任南康王长史,因被典签汤道愍所谗,弃官。后半生颇不得志。
猜你喜欢

冬夜和陈道士韵·其二

闻道孤根暖已回,扶筇携酒出山来。

数花羞涩西坡上,也当春风一度开。

(0)

言怀·其一

辛苦移家向溧州,微官祗为斗升谋。

寻思终是西湖好,且与山僧野老游。

(0)

和洁堂见寿十章·其九

山哀兮浦思,月诸兮日居。

伊谁百岁期,迟汝十年书。

(0)

恭进理宗皇帝挽词·其三

天保惟勤政,春秋有复雠。

园陵初谒汉,境土合归周。

连海沧波静,长江兵祲收。

庚申重立极,功与建隆侔。

(0)

题芳洲诗集·其一

采采芹甘不自谋,慇勤直欲奉王羞。

可怜斜日三千字,曾献当年十二旒。

(0)

鱼游春水.怨别

池塘生春草。数尽归鸿人未到。

天涯目断,青鸟尚赊音耗。

晓月频窥白玉堂,暮雨还湿青门道。

巢燕引雏,乳莺空老。庭际香红倦扫。

乾鹊休来枝上噪。前回准拟同他,翻成病了。

欲题红叶凭谁寄,独抱孤桐无心挑。

眉间翠攒,鬓边霜早。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