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生春草。数尽归鸿人未到。
天涯目断,青鸟尚赊音耗。
晓月频窥白玉堂,暮雨还湿青门道。
巢燕引雏,乳莺空老。庭际香红倦扫。
乾鹊休来枝上噪。前回准拟同他,翻成病了。
欲题红叶凭谁寄,独抱孤桐无心挑。
眉间翠攒,鬓边霜早。
池塘生春草。数尽归鸿人未到。
天涯目断,青鸟尚赊音耗。
晓月频窥白玉堂,暮雨还湿青门道。
巢燕引雏,乳莺空老。庭际香红倦扫。
乾鹊休来枝上噪。前回准拟同他,翻成病了。
欲题红叶凭谁寄,独抱孤桐无心挑。
眉间翠攒,鬓边霜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淡雅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哀愁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池塘生春草。数尽归鸿人未到。"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氛围,池塘中新生的春草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消息,而归鸿(归来的大雁)却还未来临,这里的人也尚未返回,给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感觉。
"天涯目断,青鸟尚赊音耗。" 这两句诗继续描绘了自然景物,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感慨。天涯即天边,目断则是视线所及之处,而那远方的青鸟(可能指仙鹤或其他神话中的鸟)还在高空中飞翔,它们的鸣叫声尚存,带有一种淡远和凄凉。
"晓月频窥白玉堂,暮雨还湿青门道。" 这两句写的是时间流转和自然变化。清晨时分,明月透过窗棂照进屋内的“白玉堂”,给人一种洁净高雅的感觉;而傍晚时分,又是细雨润物,使得道路湿漉,这里的描写增添了一份静谧和柔和。
"巢燕引雏,乳莺空老。庭际香红倦扫。乾鹊休来枝上噪。" 这几句诗中,巢燕(燕子)带着幼小的燕雏在飞翔,乳燕(成年的燕子)却显得有些孤单和衰老;庭院中的花朵虽然香红,却因为无人欣赏而显得有些疲惫;鹊鸟也不再来枝头叫唤,这些细节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前回准拟同他,翻成病了。欲题红叶凭谁寄,独抱孤桐无心挑。眉间翠攒,鬓边霜早。" 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对往事的追忆。之前与朋友相约而未能实现,如今却因病而不能如愿;想要将红叶作为信物寄托给远方的人,却又不知该托付于谁;孤独地抱着一支无人欣赏的琴,没有心情去弹奏。这一切都让诗人的眉宇间和鬓发上早早地笼罩上了岁月的痕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友情淡漠以及个人孤独感的深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