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渚头。水北流。麦天风雨绿崖秋。
蕉叶缉纱仍染绿,荆门红树好生愁。
湘渚头。水北流。麦天风雨绿崖秋。
蕉叶缉纱仍染绿,荆门红树好生愁。
这首诗描绘的是潇湘地区(湖南一带)的景色,以湘渚(湘江中的小洲)为背景,水向北流,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可能是初秋时节。雨水打湿了麦田,使得绿色更加浓郁,营造出一种湿润而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特别提到了蕉叶,它们不仅翠绿如织,还被用来制作纱衣,增添了江南水乡的特色。
"蕉叶缉纱仍染绿"一句,细腻地描绘了手工技艺与自然景色的交融,展现出当地人民的生活气息。然而,"荆门红树好生愁"则转而表达了一种愁绪,这里的“荆门”可能是指远方的山岭,红树映衬着秋天的凄凉,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思虑或离愁别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潇湘的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又有淡淡的离别之苦。毛奇龄作为清代文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微妙情感,将之融入山水之间,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湖南无村落,山舍多黄茆。
淳朴如太古,其人居鸟巢。
牧童唱巴歌,野老亦献嘲。
泊舟问溪口,言语皆哑咬。
土俗不尚农,岂暇论肥硗。
莫徭射禽兽,浮客烹鱼鲛。
余亦罘罝人,获麋今尚苞。
敬君中国来,愿以充其庖。
日入闻虎斗,空山满咆哮。
怀人虽共安,异域终难交。
白水可洗心,采薇可为肴。
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
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
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
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