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琴膝上,悄偎人寒玉,疏影帘际。
渐近春宵三九后,月色便多欢喜。
绿萼分携,蜡书不到,梦里江南水。
绮窗微雪,不知此日开未。
孤负湖上青山,疏枝冷蕊,正东风初试。
鹤病新苏,可耐得、冻石清泉滋味。
词笔粗疏,笛家哀怨,心绪都难寄。
无人林下,一双翠羽飞起。
素琴膝上,悄偎人寒玉,疏影帘际。
渐近春宵三九后,月色便多欢喜。
绿萼分携,蜡书不到,梦里江南水。
绮窗微雪,不知此日开未。
孤负湖上青山,疏枝冷蕊,正东风初试。
鹤病新苏,可耐得、冻石清泉滋味。
词笔粗疏,笛家哀怨,心绪都难寄。
无人林下,一双翠羽飞起。
这首《湘月·梅花》由清代诗人孙鼎臣所作,描绘了一幅冬日月下梅花独放的静谧画面。
首先,“素琴膝上,悄偎人寒玉,疏影帘际”,以素琴象征高洁之志,寒玉比喻梅花的冰清玉洁,疏影则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的朦胧美,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雅致的氛围。
接着,“渐近春宵三九后,月色便多欢喜”,春夜的月色在经历了严寒之后显得格外明亮和喜悦,暗示着春天即将来临,生机勃勃的气息即将弥漫。
“绿萼分携,蜡书不到,梦里江南水”,绿萼指的是梅花的花瓣,这里用以形容梅花的娇嫩与美丽;“蜡书”可能是指书信,暗示了远方的思念与期待;“梦里江南水”则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向往与怀念。
“绮窗微雪,不知此日开未”,绮窗前飘落着微雪,梅花是否在这样的冬日里悄然绽放,引人遐想。
“孤负湖上青山,疏枝冷蕊,正东风初试”,湖边的青山被大雪覆盖,梅花的稀疏枝条和冷艳花朵在初试的东风中摇曳,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生命力。
“鹤病新苏,可耐得、冻石清泉滋味”,鹤病初愈,似乎也感受到了冬日的清泉与石头的冷冽,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生命的顽强。
“词笔粗疏,笛家哀怨,心绪都难寄”,词句或许不够细腻,笛声中蕴含着哀愁,情感难以寄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无人林下,一双翠羽飞起”,在无人的林间,一对翠鸟振翅飞起,为这寂静的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与活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梅花在冬日月光下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沽来官亭酒,艳流胜琥珀。
高歌大江上,聊以信所适。
借舟喜逢君,春沙涵润泽。
傍沙得鲜鮰,过似河鲀白。
斫鲙搜姜椒,食枯鄙殽核。
浮阳下峰迅,晚风撼渔碛。
深洲卸帆处,闻角易丧魄。
津吏量水痕,两夜长三尺。
苕溪直西山嶙峋,莫干矗空参北辰。
荒村去县未甚远,日落将尽埋红轮。
羁人憩此醉徒御,僻壤曾际神禹巡。
敝祠古木质拥肿,色泥痴塑防风身。
遥遥石径险如栈,芒屦掣足移换频。
狂贪游历不顾倦,肯因巇崄嗟迷津。
锦卷要演江海思,拍塞景物描天真。
偶翻邑志宁讹舛,下笔希古今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