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难驻。迢遰平芜去。愁到夕阳红尽处。
山外一鞭摇暮。凄烟返顾苍茫。它乡转更思乡。
家在画图天远,夜来山寺钟忙。
马蹄难驻。迢遰平芜去。愁到夕阳红尽处。
山外一鞭摇暮。凄烟返顾苍茫。它乡转更思乡。
家在画图天远,夜来山寺钟忙。
这首《清平乐·题平芜晚景轴,赠杨铭修同年》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姚华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马蹄踏过广袤的草地,远方的路途似乎没有尽头的画面。夕阳西下,愁绪随着马鞭的摇曳而加深,暮色渐浓。
"马蹄难驻"四字表达了行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迢遰平芜去"则写出旅途的遥远和景色的单调。"愁到夕阳红尽处"进一步渲染了离愁别绪,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孤独的背影,显得格外凄凉。
"山外一鞭摇暮"中的"一鞭"象征着离别的决绝,"摇暮"则暗示着时光的无情流逝。接下来的"凄烟返顾苍茫",通过"凄烟"和"苍茫"的意象,描绘出一种迷茫与失落的情绪,旅人回首故乡,心中充满哀伤。
"它乡转更思乡"直接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身处他乡,思念之情愈发强烈。最后两句"家在画图天远,夜来山寺钟忙"以想象中的家乡画面和远处山寺的钟声,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寂寥的意境,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远方生活的孤寂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人的离愁别绪,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姚华独特的艺术风格。
夜雨才沾地,朝晖已照墙。
润畦舒菜甲,暖树拆茶枪。
胡虏潜沙碛,关河息战场。
王孙缘底事,萍迹久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