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
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
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
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
寄言处世者,不可苦刚强。
龟性愚且善,鸠心钝无恶。
人贱拾支床,鹘欺擒暖脚。
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
彼固罹祸难,此未免忧患。
于何保终吉,强弱刚柔间。
上遵周孔训,旁鉴老庄言。
不唯鞭其后,亦要轭其先。
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
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
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
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
寄言处世者,不可苦刚强。
龟性愚且善,鸠心钝无恶。
人贱拾支床,鹘欺擒暖脚。
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
彼固罹祸难,此未免忧患。
于何保终吉,强弱刚柔间。
上遵周孔训,旁鉴老庄言。
不唯鞭其后,亦要轭其先。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映照自然界的现象,阐述了人生处世的哲理。开篇“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表明诗人倾向于选择那些被世人视为疯狂却富有洞见之人的话语,以及普通百姓相信年长者的智慧。紧接着“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则是诗人自称拥有类似于“老子”那种超脱世俗的言论,希望弟兄们能够倾听。
接下来的两句“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通过对锐利武器和人体骨骼的观察,指出过分刚强往往导致自我损害,而柔弱则可能使人早早失去抵抗力。
“寄言处世者,不可苦刚强。龟性愚且善,鸠心钝无恶。”诗人借物寓意,告诫人们在处理世事时,不应一味追求刚硬的态度,而应该学习像乌龟一样质朴善良,以及像鸟类那样的温顺无害。
“人贱拾支床,鹘欺擒暖脚。”这两句描绘了人们对待物品和动物的不同态度,人往往轻视那些被废弃的东西,而对能够带来温暖的小动物却给予怜悯。
“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彼固罹祸难,此未免忧患。”诗人进一步指出,在建立自己的品格和地位时,也不能完全采取软弱的态度,因为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导致灾难和困扰。
最后,“于何保终吉,强弱刚柔间。上遵周孔训,旁鉴老庄言。不唯鞭其后,亦要轭其先。”诗人探讨如何才能保持一生的平安,认为在强弱、刚柔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关键。这一思想既体现了对周公和孔子的尊崇,也融合了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智慧。同时,诗人提醒我们不仅要反省过去的错误,还要预见未来的可能。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人生观察和对自然物象的借鉴,提出了一个关于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平衡与和谐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