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卷展开共佛语,青山长对伴僧禅。
一炉香尽文时过,浮世何人有此缘。
黄卷展开共佛语,青山长对伴僧禅。
一炉香尽文时过,浮世何人有此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然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首句“黄卷展开共佛语”,以“黄卷”象征着经书或古籍,与“佛语”相结合,暗示了诗人通过阅读与思考,寻求心灵的指引和智慧的启迪。次句“青山长对伴僧禅”,则以“青山”为背景,与“僧禅”相呼应,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心平静如禅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更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自由与解脱。
后两句“一炉香尽文时过,浮世何人有此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一炉香”的燃烧,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净化过程。在这样的氛围中,“文时过”意味着诗人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享受着与知识、智慧相伴的时光。最后,“浮世何人有此缘”则表达了对能够拥有这样宁静、深邃生活体验的人的赞叹与羡慕,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自豪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内心平静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与实践,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异鸟来,知县堂,券砖出,书钱王。
钱王疑冢非一言,治东城北两志如骑墙。
史臣书葬稽后唐,日在茅山之原锦衣乡,大都假托归荒茫。
想王虑远谋孔臧,卜于邑治无盗戕。
确有徵信碑则详,李元之功不可忘。
君不见六陵乃遭髡逆杨,名阡巨墓多罹殃。
惟王泽在吴越疆,爱人及树谁忍伤。
非徒恃此为善藏,不然曹公七十二,胡以漳河败露由飞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