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
石路枉回驾,山家谁候门。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
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
石路枉回驾,山家谁候门。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
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略带荒凉的山村景象。"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一句,通过对居住环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情趣。这里的“贫居”并非指物质上的贫穷,而是简朴、清贫的生活状态。“乔木”指的是参天古树,这些大树环绕着荒凉的小村,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石路枉回驾,山家谁候门”则表达了诗人对来访者不期而遇的期待。"石路"和"枉回"都是形容道路曲折不平,这里的“驾”指的是乘坐的车辆,而“候门”则是等待在门外的意思。这两句通过设想车马行走艰难,询问是否有人在山家门前等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接下来的"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则转向了冬日的景色。"渔舟"是捕鱼的小船,"胶冻"形容水面结冰,无法行舟;"猎火"指的是点燃火堆取暖,而“烧寒原”则形容在严寒中进行户外活动的情景。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冬天渔人生活的艰辛和自然界的肃杀。
最后,“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一句,则是诗人夜晚时分的心境写照。"白云外"指的是远离尘世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山中;"疏钟"指的是不紧密的、间隔较长的声音,这里的“钟声”可能是寺庙中的钟声,而“闻夜猿”则是听到了夜晚猿猴的鸣叫。这个画面传达了诗人在深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山村景色的描写,以及对来访者期待、冬日生活艰辛和夜晚宁静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生活理想。
有石有石在空坑,宋朝文相避元兵。
单骑脱急无留行,石堕空坑如陨星。
追兵不及相乃生,人言此石山之灵。
天佑信国全忠贞,重为告曰石兮石。
兮尔之生也甚奇,怪胡不锻鍊五色。
上补青天青呜呼,共工一触天柱折。
孟姜一哭长城崩,谁谓土石终无情。
至今乡人号神石,奸雄过之当屏迹。
中条与太华,天际浮脩眉。
巨灵擘之翠壁断,日月彷佛缠东西。
瑶台之峰去天才咫尺,下视齐州九点烟雾迷。
中有至人骨法奇,芙蓉作裳荷制衣。
玄云石上紫芝秀,碧沙洞中瑶草肥。
我时来寻步屧迟,杖藜直入白云栖。
林藏鼎灶自与人间隔,云间或闻犬与鸡。
吾知子兮讵学商山采芝之黄绮,首阳食蕨之夷齐。
亦不学遗世节分三休宜,避地为远豺狼欺。
有商硕辅此版筑,至今草木含精辉。
千年斯人踵芳躅,抱养元气蟠涂泥。
一日幡然作霖雨,坐使四海枯槁春淋漓。
归来濯足清涟漪,浩歌明月当嵓扉,山灵有文慎勿移。
昔闻仙霞名,今上仙霞岭。
攀陟人力穷,贲育敢言猛。
危峰插高空,奇壑俯深井。
险绝猿鸟踪,阴障羲娥影。
历尽廿八盘,始蹑最高顶。
史浩昔开凿,闽越通两境。
而胡跋扈藩,恃险抗朝请?
妖氛应远寇,中原颇传警。
妄意蟠蛟龙,终类跳蛙黾。
天兵一以加,鈇钺膏首领。
岩疆讵可恃,天道宜深省。
承平今百年,岭畔烽烟静。
商旅日登陟,往来道无梗。
盛德渐要荒,谁敢作不靖。
为语守土臣,设险谨藩屏。
幽兰在室,修竹在林。俯视流水,于山之阴。
静观万化,情与会临。永怀昔者,有感斯今。
言畅兰抱,时和群集。岂无丝竹,乐此永日。
林映幽湍,春生虚室。娱情山水,兴怀作述。
欣此和宇,感怀昔贤。至人无妄,其乐也天。
风咏临觞,相与晤言。斯文有作,可以永年。
有水既清,有山既崇。修林映日,兰带随风。
娱此暮春,天宇和同。大人观物,万化无终。
有怀长水,其流激清。天诞大老,惠此后生。
畅咏弦丝,列坐林亭。观文察幽,静言永听。
左带长林,右临清曲。有亭有舍,有兰有竹。
有文有弦,可以娱目。崇情朗抱,畅然自足。
《修禊六章》【清·顾绍敏】幽兰在室,修竹在林。俯视流水,于山之阴。静观万化,情与会临。永怀昔者,有感斯今。言畅兰抱,时和群集。岂无丝竹,乐此永日。林映幽湍,春生虚室。娱情山水,兴怀作述。欣此和宇,感怀昔贤。至人无妄,其乐也天。风咏临觞,相与晤言。斯文有作,可以永年。有水既清,有山既崇。修林映日,兰带随风。娱此暮春,天宇和同。大人观物,万化无终。有怀长水,其流激清。天诞大老,惠此后生。畅咏弦丝,列坐林亭。观文察幽,静言永听。左带长林,右临清曲。有亭有舍,有兰有竹。有文有弦,可以娱目。崇情朗抱,畅然自足。
https://shici.929r.com/shici/a9lMH7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