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亭秣马朝寒天,雪云压山山涌泉。
陇头客饥欲噤口,屋底人閒犹鼾眠。
敲门得薪感相济,征衫如洗赖火然。
江南亦有安栖处,却羡邮亭人稳住。
邮亭秣马朝寒天,雪云压山山涌泉。
陇头客饥欲噤口,屋底人閒犹鼾眠。
敲门得薪感相济,征衫如洗赖火然。
江南亦有安栖处,却羡邮亭人稳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冬日的生活景象,通过对比江南与邮亭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艰苦中能保持安稳生活状态的赞赏。
"邮亭秣马朝寒天,雪云压山山涌泉。" 这两句设定了环境,邮亭的马儿在寒冷的早晨吃着干草,而外面是大雪纷飞,连绵不断的雪云把山都覆盖了,山中的泉水也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变得汹涌。
"陇头客饥欲噤口,屋底人閒犹鼾眠。" 这两句则描写了两个不同的场景,一方面是长安城外的旅客因为饥饿而嘴唇发抖,另一方面是邮亭里的居民虽然环境艰苦,但依然能在屋内安稳地睡着,发出轻微的鼾声。
"敲门得薪感相济,征衫如洗赖火然。" 这两句写的是邮亭居民之间互相帮助的情景,有人敲开门来寻求援助,得到一些柴火以对抗严寒,而征战归来的衣衫虽然脏污却因靠近火堆而显得干净无暇。
"江南亦有安栖处,卻羨邮亭人稳住。"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尽管江南也有安逸的地方,但他还是羡慕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依然能保持平和生活状态的邮亭居民。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坚韧不拔、乐观向上态度的赞赏,以及对人与自然抗争能力的肯定。
徐卿寒夜弹玉琴,冻云妒月波澄阴。
海上神峰削幽翠,十二楼前玉妃坠。
湘娥素女相对泣,翠竹苍梧泪痕湿。
幽兰不香蕙花死,千愁万怨青枫里。
风敲叶脱雨如啸,百鸟喧啾孤凤叫。
老龙吐珠赤洒洒,山鬼摇?走堂下。
徐卿徐卿且停手,呼儿割鸡酌春酒。
曲高调古人不识,侧耳西楼咽筝笛。
地去京华远,年逢旱暵馀。
群胥同黠马,比户甚枯鱼。
煦妪心空切,澄清志莫舒。
棼丝殊未治,错节讵能除。
听讼棠阴密,行春柳影疏。
宾筵求婉画,僧舍问真如。
踰月窥除目,经时绝传车。
素餐徒自饱,投刃岂曾虚。
盈耳嫌敲扑,堆床厌簿书。
故园无数舍,长日叹归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