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岐呈瑞麦,三秀产灵芝。
天意方垂佑,宸心愈肃祇。
两岐呈瑞麦,三秀产灵芝。
天意方垂佑,宸心愈肃祇。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宫中庆祝的情景,通过“两岐呈瑞麦,三秀产灵芝”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丰收与祥瑞的景象融入其中,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接下来,“天意方垂佑,宸心愈肃祇”则表达了对上天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君主内心的庄重与虔诚,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自然与皇权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节日氛围,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国家、皇权的颂扬,是宋代宫廷文化的一个缩影。
漳水不灌邺,不知几何时。
后世有史起,乃能为可为。余尝怜洺民,?卤半不治。
颇觉漳可引,但为谈者嗤。
高议不同俗,功成人始思。
夫子到官日,勿忘吾此诗。
古人喜经纶,万事惭强聒。
时来上青冥,俯仰但一节。
危言回丘山,声利尽毫末。
由来治乱体,宿昔心已达。
肯随俗好恶,议论轻自决。
遗风何寥寥,梦寐待豪杰。
天书下东南,趣召赴严阙。
长材晦朝伦,高行隐家闼。
新除酬问望,宿蕴行施设。
念吾非忘形,此理未易说。
故人辞禄未忘情,语我犹能作捍城。
身不自遭如贡薛,儿应堪教比韦平。
老罴岂得长高卧,雏凤仍闻已閒生。
把盏祝公公莫拒,缁衣心为好贤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