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辞禄未忘情,语我犹能作捍城。
身不自遭如贡薛,儿应堪教比韦平。
老罴岂得长高卧,雏凤仍闻已閒生。
把盏祝公公莫拒,缁衣心为好贤倾。
故人辞禄未忘情,语我犹能作捍城。
身不自遭如贡薛,儿应堪教比韦平。
老罴岂得长高卧,雏凤仍闻已閒生。
把盏祝公公莫拒,缁衣心为好贤倾。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在此通过表达对故人深厚的情谊和不忘旧情,以及希望他人的子孙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成长,来传达自己的人生观念和社会理想。
首句“故人辞禄未忘情”表明即便是朋友因仕途上的变动而离去,也依然难以忘怀往日的情谊。第二句“我犹能作捍城”则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旧能够在精神上为友情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第三句“身不自遭如贡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有所感慨,即便是自身命运多舛,也要像贡薛那样坚韧不拔。第四句“儿应堪教比韦平”则转向下一代,希望后人的教育能够像古代圣人般的平和宽广。
第五句“老罴岂得长高卧”通过对老虎能否长时间地安然休息这一自然现象的提问,隐喻了诗人对于社会是否能够长久安宁的关切。最后一句“雏凤仍闻已閒生”则表达了希望新生事物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成长,如同初生的凤凰在宁静中展现其美丽。
结尾两句“把盏祝公公莫拒,缁衣心为好贤倾”是对朋友深情厚谊的表达。诗人以举杯相祝的方式,希望对方能够接受自己的祝福,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于品德高尚之人的推崇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教育、社会安宁以及个人理想的抒发,展现了王安石深邃的人生智慧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花信风寒,绮窗深、匆匆禁烟时节。
燕子乍来,宿雨才晴,满树海棠如雪。
黛眉准拟明朝画,灯花翦、妆奁双叠。
负佳约、鹊还误报,燕应羞说。
宝镜将圆又缺。
从涩尽银簧,怕吹鸣咽。
一霎梦魂,也唤相逢,依黯断云残月。
古来多少春闺怨,看薄命、无人如妾。
软绡帕、凭谁寄将泪血
山阴赋客。
怪几番睡起,窗影生白。
缥缈仙姝,飞下瑶台,淡伫东风颜色。
微霜恰护朦胧月,更漠漠、暝烟低隔。
恨翠禽、啼处惊残,一夜梦云无迹。
惟有龙煤解染,数枝入画里,如印溪碧。
老树枯苔,玉晕冰圈,满幅寒香狼藉。
墨池雪岭春长好,悄不管、小楼横笛。
怕有人、误认真花,欲点晓来妆额。
又蛛分天巧,鹊误秋期,银汉会牛女。
薄命犹如此,悲欢事,人间何限夫妇。
此情更苦。
怎似他、今夜相遇。
素娥妒、不肯偏留照,渐凉影催曙。
私语钗盟何处。
但翠屏天远,清梦云去。
纵有闲针缕,相怜爱、丝丝空缀愁绪。
窃春伴侣。
问甚时、重画眉妩。
谩铅泪弹风,都付与洗车雨。
寻春春在凤城东。
罗帕玉花骢。
美人半*垂鞭袖,游尘远、目断云空。
浅碧湖波雪涨,淡黄官柳烟蒙。
相如多病赋难工。
宿酒更频中。
归来自按新声谱,凭谁解、唱与东风。
一夜小窗疏雨,杏花明日应红。
琪树锵鸣,春冰碎落,玉盘珠泻还停。
渐一丝风袅,悠*青冥。
疑把红牙趁节,想有人、记豆银屏。
何须数,琵琶汉女,锦瑟湘灵。
追思旧时胜赏,醉几度西湖,山馆池亭。
惯依歌花月,按舞娉婷。
岁晚相逢客里,且一尊、同慰漂零。
君休惜,吴音朔调,尽与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