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季通韵赠范康侯》
《次季通韵赠范康侯》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朝霜逼凋梅,夕露忽团菊。

百年风雨过,宜笑不宜哭。

口川失自防,心兵几回触。

年来身老大,甘此胯下辱。

永谢五鼎烹,聊寄一瓢足。

虽惭龙蟠泥,肯羡莺出谷。

适意超混茫,放情遗结束。

俯仰天壤间,静胜惟我独。

苍苍有心柏,落落无瑕玉。

年纪尚无闻,头颅岂须卜。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次季通韵赠范康侯》。诗中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生命历程的对比,通过霜梅、露菊的凋零与生长,隐喻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无常。诗人以“百年风雨过,宜笑不宜哭”表达对生命的乐观态度,认为人生应以笑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接着,诗人以“口川失自防,心兵几回触”描绘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暗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内心世界中,人们常常会遭遇冲突与挑战。而“年来身老大,甘此胯下辱”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选择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展现出一种豁达与坚韧。

“永谢五鼎烹,聊寄一瓢足”一句,诗人借用了古代贵族饮食的象征,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淡泊。接下来,“虽惭龙蟠泥,肯羡莺出谷”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即使身处平凡,也不愿被世俗的束缚所限制。

最后,“适意超混茫,放情遗结束”表明诗人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越,不为外物所累,放任情感自由流淌。“俯仰天壤间,静胜惟我独”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认为在天地之间,唯有内心的平静最为珍贵。“苍苍有心柏,落落无瑕玉”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坚韧的松柏与纯净的美玉,象征着高尚的品格与纯洁的心灵。“年纪尚无闻,头颅岂须卜”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名声与命运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品质而非外在的荣誉或预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宁静与内在价值的深刻思考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哲学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题庾岭三亭诗.来雁亭

南方旧说无燕雁,岁序严凝亦暂来。

天外每随寒雨过,春前先逐暖风回。

人稀弋射矰休避,俗厌鱼餐网莫猜。

况是弟兄封境接,登临因此几徘徊。

(0)

和运使张学士惠诗

澄清数路拥轻轩,列郡钦瞻已历年。

谈剧乍欣倾盖日,酒深因惜落花天。

偶回风鉴怜孤拙,能聚星文愧昔贤。

明旦吏迎山驿去,不须容易到樽前。

(0)

清渭八景·其四指崖一览

指崖屹立镇山川,万丈巍巍势插天。

风日双清时有限,乾坤一览景无边。

东西两岘丹青献,南北群峰紫翠连。

我欲淩风登绝顶,一声铁笛叫飞仙。

(0)

赠英公大师

业就携筇别五湖,御帘香暖几曾趋。

精搜象外吟情逸,玄达禅中惠性殊。

江坞秋思霜橘美,云房高寄海峰孤。

白莲共结他年约,还放疏慵入社无。

(0)

泥孩儿

牧渎一块泥,装塑恣华侈。

所恨肌体微,金珠载不起。

双罩红纱厨,娇立瓶花底。

少妇初尝酸,一玩一心喜。

潜乞大士灵,生子愿如尔。

岂知贫家儿,呱呱瘦于鬼。

弃卧桥巷间,谁或顾生死。

人贱不如泥,三叹而已矣。

(0)

吟蛩

吟蛩不管兴亡事,舞蝶那分梦觉身。

别浦连墙归远客,高山小径过樵人。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