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绝车轮,萋萋草树春。
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
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
如知巢与许,千载迹犹新。
到此绝车轮,萋萋草树春。
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
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
如知巢与许,千载迹犹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入山林、探索自然的意境。"到此绝车轮,萋萋草树春"表明诗人来到了一个车辆难以到达的地方,周围是生长旺盛的野草和树木,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则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青山和白石,强调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变迁,即便是坚硬如石的东西,也会随着时光而风化。
接下来的两句"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更进一步描绘出一幅幽深寂静的山林景象。诗人描述了河流宽广却找不到路径,大松树密集但已看不见行人的踪迹,这些都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隔绝的感觉。
最后两句"如知巢与许,千载迹犹新"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人足迹的向往和景象的感受。"如知"指的是像了解过历史一样,而"巢与许"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些人物或事件。尽管时间过去了很久,但那些遗留下来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辨,似乎历史就在眼前重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慨,展现出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风格。
无事门多掩,阴阶竹扫苔。
劲风吹雪聚,渴鸟啄冰开。
树向寒山得,人从瀑布来。
终期天目老,擎锡逐云回。
同城各多故,会面亦稀疏。
及道须相别,临岐恨有馀。
梁园飞楚鸟,汴水走淮鱼。
众说裁军檄,陈琳远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