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杨大谏理荒疏有感》
《读杨大谏理荒疏有感》全文
明 / 孙继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十疏回天足雨霖,传来一读一沾襟。

艰危旱后安邦计,辛苦行边吁阙心。

恩到阳春回使节,身归霄汉领朝簪。

皂囊更借筹边急,闻说烽烟紫塞深。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继皋所作的《读杨大谏理荒疏有感》。诗中通过对杨大谏处理荒疏事务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忧虑。

首句“十疏回天足雨霖”,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杨大谏上奏的多次奏疏足以感动上天,暗示其谏言之重要与迫切。接着,“传来一读一沾襟”则描绘了读者在阅读这些奏疏时的强烈情感反应,既有感动也有泪水,形象地表现了奏疏内容的感人至深。

“艰危旱后安邦计”一句,承上启下,点明了国家在经历干旱等自然灾害后的艰难处境,以及杨大谏在此背景下为稳定国家、制定治国策略所付出的努力。“辛苦行边吁阙心”进一步揭示了杨大谏深入边疆,为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奔波劳碌,内心充满忧虑的情景。

“恩到阳春回使节”一句,赞美了杨大谏的谏言如同春日之阳,温暖而有力,能够改变君主的态度,使国家政策得以调整。“身归霄汉领朝簪”则描述了杨大谏虽身居高位,但依然心系国家,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动态。

最后,“皂囊更借筹边急,闻说烽烟紫塞深”两句,通过比喻和想象,表达了杨大谏不仅在日常政务中贡献良策,更是在边境安全问题上,时刻准备着,以防万一。烽烟紫塞深,象征着边疆的紧张局势,强调了杨大谏对国家安全的高度警觉和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杨大谏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忠诚、智慧和对国家深切的关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政治家形象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作者介绍

孙继皋
朝代:明

(1550—1610)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万历二年进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摄铨事,论救诸谴谪官,无所避讳。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帝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皋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请去者,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卒赠礼部尚书。有《宗伯集》、《柏潭集》。
猜你喜欢

西郊

山关启翠微,霜钟自晨夕。

花里一僧来,泠泠振金策。

(0)

献花岩

共讨花岩胜,云霄肘腋傍。

牛峰双角短,天堑一支长。

松殿秋阴肃,经堂雨叶黄。

物华更娟静,时序近重阳。

(0)

上元病居筱川存山玉田宾山携酒妓过访

银瓶绿酒挂香车,遥过城东宋玉家。

一笑相欢不辞醉,为怜明月在梅花。

(0)

诸将二首·其二

群盗纵横藉将才,纷纷白骨葬黄埃。

阿谁腾上胡儿骑,却引残军入塞来?

(0)

新秋漫兴二首·其二

地僻秋先到,门幽客不经。

蛩声共吟韵,霄色入丹青。

古树斜留月,遥空静落星。

坐惊衣袂湿,湛露满中庭。

(0)

渡峡江

雨后趋官渡,春阴野望迷。

江浑诸水聚,云杂乱山低。

树湿莺犹困,风酸马自嘶。

王孙行处草,无奈故萋萋。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