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寺岂缘斋,阮公方咏怀。
心将超紫府,手欲拍洪崖。
云雾波初净,尘埃鉴已揩。
但能倾玉醑,不假列金钗。
远客归空速,千樯密自挨。
醒论时事正,醉戴野巾喎。
风俗通吴楚,清浑见汴淮。
遥知香刹外,独与赏心谐。
入寺岂缘斋,阮公方咏怀。
心将超紫府,手欲拍洪崖。
云雾波初净,尘埃鉴已揩。
但能倾玉醑,不假列金钗。
远客归空速,千樯密自挨。
醒论时事正,醉戴野巾喎。
风俗通吴楚,清浑见汴淮。
遥知香刹外,独与赏心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许发运游泗州草堂寺之什》,通过对寺庙游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欣赏。首联“入寺岂缘斋,阮公方咏怀”点出诗人并非单纯为斋戒而来,而是借游览寺庙寄托情感,如同阮籍般寓情于诗。颔联“心将超紫府,手欲拍洪崖”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超越的愿望,意象生动,富有仙道气息。
颈联“云雾波初净,尘埃鉴已揩”以云雾比喻世俗纷扰,尘埃象征凡尘俗世,诗人借此表达洗净心灵的愿望。接下来的“但能倾玉醑,不假列金钗”则流露出诗人对饮酒赏景的惬意,不拘小节的洒脱。
“远客归空速,千樯密自挨”描绘了繁忙的舟船景象,暗含时光匆匆之意,而“醒论时事正,醉戴野巾喎”则写出诗人清醒时对时事的关注,醉酒时的随性自在。尾联“风俗通吴楚,清浑见汴淮”进一步展现地域文化的交融,以及诗人对泗州草堂寺周边环境的赞赏。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游寺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烟涛万顷,看九龙、奔赴弄珠楼。
重帘高枕,水天日夜悠悠。
白雁风驱,黄花露濯,描画十分秋。
莫负佳人劝饮,玉杯似手。翠蚁香浮。搔头。
灯前敲断,应为节轻讴。星移物换,沦亡古迹难求。
锦障催诗,红衣扶醉,改席上兰舟。
嘱付青衫司马,襟怀磊落,漫学江州。
弯环十八,是丹凤城西,卖花村路。旧游忆否。
又苍烟偷换,秾春歌舞。好约来迟,一片秋声在树。
自凝伫。叹著意访秋,秋转无据。酾酒重吊古。
记往日词人,醉香深坞。
远山翠缕,尚依稀认得,那人眉妩。
倦倚西风,误却红牙旧谱。唤归去。
听丛祠暮天钟鼓。
郎君年少称高格,发未胜冠才覆额。
同誇秀骨迈凡儿,已有雄文惊座客。
此日重披旧画图,神情虽是容华殊。
挥毫写照方童稚,转眼相逢成壮夫。
悠悠岁月催人老,人生颜色难长好。
休将青鬓度年华,自致云霄须及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