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因取为韵·其五》
《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因取为韵·其五》全文
宋 / 韩驹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入蜀寻幽迹,应先到浣花。

诚知锦城乐,亦记早还家。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因取为韵》中的第五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蜀地的向往和对寻幽探秘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家庭和归宿的深切眷恋之情。

首句“入蜀寻幽迹”,点明了诗人的行动目的——深入蜀地,探寻那里的神秘与美丽。这里的“幽迹”不仅指自然景观的隐秘之处,也暗含着人文历史的深邃与奥秘。诗人对蜀地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想要亲自去体验和发现那些隐藏在山川之间、历史深处的故事。

接着,“应先到浣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行程路线。浣花溪是成都的一条著名河流,以其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诗人希望首先探访浣花溪,感受那里的自然之美和文化氛围,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向往。

“诚知锦城乐,亦记早还家”,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深知成都作为“锦城”的繁华与欢乐,那里有着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他又不忘提醒自己要适时归家,体现了他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这种既向往远方的探索,又珍惜眼前的幸福,以及对未来的责任感,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好奇、以及对家庭生活的眷恋,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情感表达。韩驹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既有深沉的思考,又充满诗意的美感。

作者介绍

韩驹
朝代:宋   字:子苍   号:牟阳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生辰:1080~1135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猜你喜欢

寓叹二首·其一

江上霜风透弊袍,区区无奈簿书劳。

衰迟始忆壮游乐,仕宦更知归卧高。

人怪羊裘忘富贵,我从牛侩得贤豪。

俗间问讯真成懒,有手惟堪把蟹螯。

(0)

宿鱼梁驿五鼓起行有感二首·其二

少时谈舌坐生风,管葛奇才自许同。

闭户著书千古计,变名学剑十年功。

酒醒顿觉狂堪笑,睡起方知梦本空。

他日故人能忆我,葛仙矶畔觅渔翁。

(0)

宿北钱清

晡时理舟楫,甲夜泊钱清。

齑饼依然美,渔灯特地明。

酒旗阑道出,风浪拍船鸣。

未说乡闾喜,江山亦有情。

(0)

病中数辱曾无逸架阁见问今日忽闻徙居走笔奉简因致卜邻之约

病羸不办揽衣迎,剥啄空惭扣户声。

凡药岂能驱二竖,清心幸足制三彭。

巷南僦屋傥可问,岁晚囊衣吾亦行。

不为朝天愁路涩,夜窗灯火要寻盟。

(0)

宴坐二首·其一

气住即存神,心安自保身。

谁欤二竖子,卓尔一真人。

气溯如潮上,津流若酒醇。

幽居幸无事,莫玩物华新。

(0)

秋思六首·其四

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

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寒雨滴愁心。

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忧勤德泽深。

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城阙又秋砧。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