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未尝推木枕,人来多是问如何。
山僧据问随缘对,窗外黄鹂口更多。
久病未尝推木枕,人来多是问如何。
山僧据问随缘对,窗外黄鹂口更多。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和尚面对来访者询问病情时的平静态度。首句“久病未尝推木枕”暗示了和尚长时间卧病在床,却并未因此而抱怨或推拒使用木枕,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坚韧。次句“人来多是问如何”则点明了来访者关心和尚的健康状况,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之情。
后两句“山僧据问随缘对,窗外黄鹂口更多”,进一步展现了和尚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态度。他以“随缘”作为回答,既是对来访者问题的回答,也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哲学思考。这里的“随缘”意味着接受并顺应当前的境遇,不强求,也不逃避。同时,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景象——窗外黄鹂的鸣叫,引入诗句中,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提醒人们即使在困难中,也应该保持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场景,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乐观面对生活的禅宗智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贤哉昔鲁山,心地出芝兰。
不负义方教,相传本色官。
三年脚根正,万里路头宽。
须信功名事,要教人耐看。
王谢风流堕渺茫,黯然怀旧见新堂。
山无多树夕阳远,梅始一花春意长。
燕去有时来画屋,鹤飞何日到青冈。
休言枉洒新亭泪,犹胜如今似醉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