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氏馆中早作》
《张氏馆中早作》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小窗一榻清于水,亲戚相看话久暌。

困带诗情投角枕,梦随梅伴策霜藜。

邻家落杵催樵爨,山寺分钟撼竹栖。

犯冷披衣捲帘立,小丹山在翠楼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shìguǎnzhōngzǎozuò
sòng / chénzhù

xiǎochuāngqīngshuǐqīnxiāngkànhuàjiǔkuí

kùndàishīqíngtóujiǎozhěnmèngsuíméibànshuāng

línjiāluòchǔcuīqiáocuànshānfēnzhōnghànzhú

fànlěngjuànliánxiǎodānshānzàicuìlóu西

翻译
小小的窗户比水还要清澈,亲朋好友相见久别重逢。
困倦中带着诗意投入角枕,梦境中梅花相伴走过寒霜之路。
邻居捣米声催促着砍柴做饭,山寺的钟声震撼着竹林栖息处。
冒着寒冷披衣掀帘站立,小丹山就在翠绿的楼阁西边。
注释
小窗:形容窗户小巧而明亮。
清于水:比水还要清澈。
亲戚:指亲朋好友。
相看:互相看望。
话久暌:久别重逢时的交谈。
困带:困倦中带着。
诗情:诗意的情感。
角枕:角落里的枕头。
梅伴:与梅花为伴。
策霜藜:拄着藜杖走过霜冻的道路。
落杵:捣米的声音。
催樵爨:催促砍柴做饭。
山寺:山中的寺庙。
撼竹栖:震动竹林中的栖息者。
犯冷:冒着寒冷。
披衣:穿上衣服。
捲帘:掀开窗帘。
小丹山:一座小山。
翠楼西:翠绿色楼阁的西边。
鉴赏

这首宋诗《张氏馆中早作》是陈著所作,描绘了清晨在友人家中的宁静与闲适。首句“小窗一榻清于水”以比喻手法,形容室内环境的清幽,仿佛窗户和床榻都比水还要清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次句“亲戚相看话久暌”则表达了与亲人久别重逢的亲切交谈,透露出家庭的温馨。

第三句“困带诗情投角枕”,写诗人带着疲倦但满怀诗意,将自己投入角落的枕头,暗示了他内心的文人情怀。第四句“梦随梅伴策霜藜”,通过梦境中的梅花和藜杖,展现出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以及在寒冷中坚持读书的坚韧。

第五、六句“邻家落杵催樵爨,山寺分钟撼竹栖”,通过邻居舂米声和山寺钟声,描绘出乡村生活的日常节奏,以及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欣赏。最后一句“犯冷披衣捲帘立,小丹山在翠楼西”,诗人不顾寒冷,披衣卷帘,凝视远方的小丹山,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雅致情趣。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茧庵·初营

万物有终始,吾生如幻泡。
辛勤蚕作茧,来往燕成巢。
不作虆梩掩,宁须马革包。
刘伶行带锸,未免达人嘲。

(0)

修谒

仙尔事修谒,篮舆近村。
田夫不避客,袖手立衡门。

(0)

遇题

平生疏散性,万事皆真率。
唯於五字城,如用萧何律。
为官既无称,治生亦无术。
护落每如斯,一长何足述。

(0)

鞏大监挽诗

列国名卿号众多,山堂族望最巍峨。
魏宫宾客推公干,父趾威名畏伏波。
老去一麾供坎壈,归来三迳足婆娑。
从今诗酒交朋少,怅望新阡泪若何。

(0)

林和叔山园九咏·鸥渚

归来林下久忘机,表里虚明更不疑。
俯仰自知无愧作,此心何止白鸥知。

(0)

送枣阳军使刘似之兼枣阳令

去去樯乌远,何时到汉东。
官期应岁腊,客路尚秋风。
大楚风声混,三苗土壤通。
边头有新句,莫惜寄飞鸿。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